资源简介 碘量法(一)基本原理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其半电池反应为:I2+2e2 =+0.5345V由可知,I2是较弱的氧化剂,它只能与一些较强的还原剂作用;而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它能被许多氧化剂氧化为I2。因此,碘量法又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二)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又称为碘滴定法。它是利用I2作滴定液,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直接滴定电极电位比低的较强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如硫化物、亚硫酸盐、亚砷酸盐、亚锡盐、亚锑酸盐、维生素C等,均可用碘滴定液直接滴定。如果溶液的pH>9.0就会发生下列副反应:3I2+6OH-+5+3H2O所以,直接碘量法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三)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又称为滴定碘法。它是利用的还原性,先将电极电位比高的待测氧化性物质与作用析出定量的I2,然后再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析出的I2,从而测出氧化性物质的含量,这种滴定方式称为置换滴定。有些还原性物质可与过量的碘滴定液作用,待反应完全后,再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剩余的I2,这种滴定方式称为剩余滴定或回滴定。基本反应为:该反应需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会分解,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其反应为:SO2↑+S↓+H2O4I-+4H++O22I2+2H2O在碱性溶液中除I2生成外,Na2S2O3与I2还会发生如下副反应:(四)碘量法减少误差的方法碘量法的误差主要来源于I2的挥发损失和在酸性溶液中离子被空气中的O2氧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消除。(1)防止I2的挥发:加入比理论量大2~3倍的KI,增大I2的溶解度;在室温下进行滴定;滴定速率要适当,不要剧烈摇动;滴定时使用碘量瓶。(2)防止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可通过稀释来降低溶液的酸度;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除去Cu2+、等催化剂;滴定前的反应完全后应立即滴定,滴定速率可适当加快,使与氧化性物质反应的时间不宜过长。(五)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碘滴定液常用间接法配制将I2溶解在KI溶液中,使I2转变成,这样既能增大I2的溶解度,又能降低I2的挥发性;加入少量HCl溶液,以除去I2中微量碘酸盐杂质,也可除去配制Na2S2O3滴定液时作为稳定剂加入的Na2CO3;配制好的溶液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后再标定,以防止少量未溶解的I2影响浓度;碘滴定液应贮于玻璃塞的棕色瓶中,置于阴暗处避免光照。标定碘滴定液常用精制的As2O3作基准物质。先将准确称取的As2O3溶于NaOH溶液中,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中和过量的NaOH至中性或弱酸性,再加入NaHCO3,保持溶液pH≈8.0左右,以淀粉为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0s不褪色为终点。其反应式如下:As2O3+6NaOH═2Na3AsO3+3H2ONa3AsO3+I2+2NaHCO3Na3AsO4+2NaI+2CO2↑+H2O根据As2O3的质量及消耗的碘滴定液体积,即可计算出碘滴定液的准确浓度。碘滴定液的浓度也可与已知准确浓度的Na2S2O3溶液比较求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