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2.1 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
2、★我国宪法的地位?
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学习目标
根本活动准则
01
依宪治国
两会的全称是:
你对国家了解多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会)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构成:
宪 法
序 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
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1)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保证了宪法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能够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有利于增强公民责任感,自觉遵守宪法。
探究与分享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构成: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1.我国宪法的性质和地位、构成及内容是什么?
(1)性质和地位: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重点)
2.宪法的地位?(P21)
我国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
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最高的法律效力
0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探究与分享
根本法
探究与分享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表格,思考
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某一方面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为违宪而无效。
阅读感悟
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违宪无效。
母法
子法
想一想: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提议
公投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决投票
由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
的多数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及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③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违宪无效。
④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6.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
①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②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小结:
根本的 活动
准则
最高的 法律
效力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的构成、内容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 依宪
治国
为什么
如何做
随堂练习
0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该规定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C.宪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
D.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A
2、 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是否犯罪的专门法律
③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3.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因此,中国共产党要(  )
①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②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
③以党章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④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