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第三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 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崇尚法治 精神,增强法治意识。第四单元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追求,引领学生尊崇法治价 值、崇尚法治精神。第一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开篇,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第二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 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册教材分析道德治八年级下册《务数育教机拉宪法专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 : 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2.道德修养: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3.法治观念: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4.健全人格: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5.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学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3、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7、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8、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认真阅读课本P2-11找出答案,勾画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自主学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部分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探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提供的时间线为线索,梳理出中国人民探索之路上的几件大事。1851年1860-1894年1911年失败失败失败探究一: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1921年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探究一: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1949年1956年1978年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921年201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思考一:以上大事件说明了什么?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P3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P3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 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 ,以 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 ,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探究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宪法法律成果领导地位探究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你还记得那位“亮出党员徽章大叔”吗?事迹回顾:2021年7月2日,在阿克陶县木吉乡,牧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帮游客推车谢绝报酬,并亮出胸前的党员徽章,这一温暖瞬间冲上热搜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亮出党员徽章大叔”。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亮出党员徽章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作出庄严承诺:“我将继续为祖国守好边疆,为群众、为家乡、为祖国去做更多的事情!”思考:结合材料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提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探究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比上年净增343.4万名。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5146.1万名,占53.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党旗是一个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党徽是代表一个政党的徽号。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锤头是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工人阶级;镰刀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农民阶级。关于中国共产党,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宪法》第一章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党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穿越百年披荆斩棘不负勇往192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①性质②宗旨③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地位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世界更多将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从党自身角度,说一说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立法:疫情爆发后,依据03年非典,党领导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海外追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无不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带头守法:通过宪法宣誓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更能激励宣誓人压实责任、明确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前行。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如何?(依宪执政)P5领导立法: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绿色发展的远景目标,长江保护法诞生。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海外追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无不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支持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带头守法:通过宪法宣誓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更能激励宣誓人压实责任、明确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前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第二部分我们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政府叫人 民政府法院叫人 民法 院检察院叫人 民检察院为什么机关名称前面都要加上人 民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运用你的经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人民公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 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公民既包括人民, 也包括人民的敌人。人民≠公民 易混易错知识一人民公 民权力≠权利权利:法律概念,是法律赋予的利益,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等。与义 务相对应。权力: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如国家执法部门的强 制力。 与服从相对应。示例:宪法是公民权 利的保障书国家权 力属于人民易混易错知识二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国家性质上: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经济制度上: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3)政治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学生投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决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基本权利上: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11月8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空军E-8C侦察机疑似接近大陆领空,被解放军空军以中英文广播驱离。内容为“我是中国空军,你已接近我领空,影响飞行安全,立即离开,立即离开,否则将遭到拦截。”【心疼!抗洪现场战士们倒头就睡】抗洪前线有一群真心英雄,他们时刻保持战备状态,稍有空闲“倒头就睡”,只为第一时间“闻令而动”(5)武装力量上: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P4)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P6)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P6)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P5)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P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怎样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重点)P5-P6,共5点课堂笔记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 做 法 )探究与分享: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 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 给我们什么启示 3.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部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70万砍到3万3的救命药开打#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我国首个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进口药物。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时,每针价格近70万元。但在经过国家8轮谈判后,该药以3.3万元每针的“地板价”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2022年1月1日,是这个“救命药”正式执行医保药品目录的首日,多地患儿接受了注射。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不懈努力谈判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民生聚焦1.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2、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开展再就业培训实施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村书屋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实例。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生命健康权劳动权提示:扶贫、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监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4.我国人权广泛性的表现:主体广泛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广泛表体现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3.中国的人权具有的显著特点★3.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8-P10)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正式实施,增加了对校园欺凌的强制报告规定,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校园欺凌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报告。思考: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对校园欺凌的强制报告规定,体现了国家通过何重方式保障人权?(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思考:尊重和保障人权对监察机关有何要求?(3)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央视纪录片《零容忍》:95后侵吞6900万公款被判无期思考:对腐败的零容忍就是对人民权益的保护,人民法院对张雨杰的判决结果体现了什么?张雨杰是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经调查,他在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里,采取收款不入账、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陆续侵吞公款竟达6900多万元。和传统腐败案件相比,这一案件的涉案财物显得很特别,有许多游戏装备。而他之所以产生侵吞公款的念头,就和玩网游有关。(4)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思考:结合以上图片,要把人权理想变为现实,国家应该怎么做?(5)社会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具体要求: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3.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8-P10)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3)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利的促进贫困人口生存、发展权的实现,有利于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展延伸: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课堂小结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实质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宪法是如何确认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1. (2022·广西玉林,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B. 中国共产党领导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B正确。本课小测:2.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规定明确了( )A.公民的基本权利 B.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国家机构的设置 D.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规定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正确。本课小测:3. (2022·江苏苏州,1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这充分表明,在我国 ( )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解析: ④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说法错误,A正确。本课小测:4.【学以致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措施,持续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民政部宣布,自2021年4月2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在全国实行“跨省通办”,申请人可以向全国范围内任何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窗口提出申请,不受户籍地限制。4月21日,全国首例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办理完成。来自四川的杨女士仅用20分钟就帮助身有残疾卧病在床的弟弟办理了补贴的资格认定手续。“‘跨省通办’真是太方便了,不仅省去了往返老家的费用和时间,我还能多陪陪弟弟。”杨女士感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宪法原则 (2)为了更好地保证这一原则的实现,我国国家机关应该怎么做 具体说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做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同学们,再见!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