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主题 本单元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1~2课)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第3~5课),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命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认识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组织了遗传变异(第3~5课)及生物进化(第6课)的相关内容。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此,单元的最后一课(第7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延续与进化学习内容: 5.2.2根据某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8.5.2描述和比较植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8.5.3描述和比较动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8.6.4根据化石资料,举例说出已灭绝生物;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相似之处。 学业要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 2.能举例说出已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认识进化现象。 3.能比较、分析植物(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方面)和动物(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子代与亲代的异同。 4.能依据收集到的化石资料开展讨论交流。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7课。第1~2课指向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3~5课指向同种生物存在个体差异,即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第6课指向认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联系;第7课指向认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意识到应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单元以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等科学概念,学习二歧分类法等研究生物世界的多种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校园里的生物比较熟悉,对生物的多样性的体会是比较充足的。但对单元里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的理解还有欠缺。本单元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2)生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使得生物多种多样。 (3)化石保留古代生物相关信息,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衣食住行等行为的重要资源,对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思维: (1)通过调查、分类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2)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描述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 (3)能运用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途径,探索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以及保护措施。 3.探究实践: (1)能用调查方法获取有关校园生物多样性信息,并对校园内植物进行二歧分类。 (2)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并客观描述生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3)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4)能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 4.态度责任: (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能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调查结果。 (2)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基于证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及周围环境。单元结构化活动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4.制作宣传海报。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调查课校园生物大搜索以调查校园生物为主体活动,体会生物物种多样性。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要了解校园生物种类,我们该怎么做?知道校园里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团队设计校园生物调查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1讨论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能用二歧分类法给校园植物分类。校园有多少种生物?不同区域内生物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完成生物调查实践:收集记录生物特征及数据,采集一定的生物样本; 检索植物信息,进行一定数量的校园植物二歧分类。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观察课形形色色的植物用观察比较方法,发现植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同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相同吗 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吗?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1观察课多种多样的动物用观察比较方法,发现动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动物宝宝和它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知道动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存在异同。遗传和变异使动物多样性。1观察课相貌各异的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相貌特征分析人与人的不同人类是地球生物中的一员,我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知道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1观察课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能通过化石认识古代生物,查阅资料,推测一些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关系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 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 知道远古时期地球上生存着不同生物,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信息。1讨论课保护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分析生物现状,提出保护策略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怎么保护?知道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保护地球有重要作用。 了解并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3《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1)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3)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2.科学思维: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3.探究实践:(1)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4.态度责任: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遗传和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难点:能对同一种植物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三、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比较植物亲代和后代的异同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 能 基本能 不能能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能 基本能 不能能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能 基本能 不能学习收获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 1.校园里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地球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吗?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是的。 2.世界上生活着几十万种植物,有生活在水里的水生植物,有生活在陆地上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还有用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外形特征具有较大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已经知道校园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植物。那么,同一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相同吗?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吗 比如,校园中每一朵月季花完全一样吗? 明确:可能不一样。 聚焦问题,揭示生物多样性 关注学生能否注意到同一种植物不同个体差异(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一)什么是植物的亲代和后代? 1.植物成熟后会结出种子,种子发育成新的植物。提供种子的植物称为亲代,种子发育成新的植物称为后代。 2.植物除了种子繁殖之外,有的还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提供根、茎、叶等器官的植物是亲代,由根茎叶发育出的新植物是后代。 (二)比较植物的亲代和后代异同 选择两株植物,一株(后代)是由另一株(亲代)结出的种子培育来的。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也可以通过照片或标本来观察比较。 教师提供案例。 1. 图片中两朵花都是木槿花。左边的花是亲代;右边的花是由亲代的种子发育而成,称为后代。观察、比较它们的亲代和后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温馨提示 仔细对比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 3. 木槿花的后代与亲代观察表 4.我们发现 木槿花的后与亲代花瓣数量相同,花瓣的颜色不同。 5.教师解释现象 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6. 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观察桑叶的后代和亲代,哪些地方是遗传,哪些地方是变异? 明确: (1)后代的颜色也是绿色,是遗传;亲代是嫩绿色,后代是暗绿色,这是变异。 (2)后代的形状和亲代大致相同,是遗传;亲代边缘整齐,后代边缘开裂,是变异。 活动:引导学生比较植物亲代和后代异同,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活动:考查学生能否理解亲代和后代的科学概念,能否在具体的事例中找出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是否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三)研讨活动 1.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明确: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在结构上会相似、相同,例如花瓣的形状和数量、叶的形状和数量、花蕊的形状和数量;而花瓣颜色和图案、叶的颜色等会出现不同。 2.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你知道哪些? 明确:高产抗倒伏小麦、超级杂交水稻、无籽西瓜等。 帮助学生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肯定与补充(四)拓展活动 阅读资料回答:植物的遗传规律是谁发现的? 孟德尔和豌豆实验 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研究豌豆植株的高度。他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进行杂交,这一次,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为什么会这样他继续实验,并把他的想法、观察结果和发现一一记录下来。他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明确: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 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著名的科学家、遗传之父孟德尔,了解他发现的生物的遗传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及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关注学生能否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五)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五、成果集成知道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使生物多样性。六、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1.填空题(1)__________做了研究豌豆的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2)遗传和__________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3)正是因为遗传和________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多种多样的动物。2.判断题(1)杂交水稻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研发而成的。( )(2)我国有一个谚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其中包含了遗传的科学道理。( )(3)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是完全相同的。( )(4)“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包含了变异的科学道理。( )(5)现代遗传学之父是孟德尔。( )3.选择题(1)学校种植的同一品种的月季花,它们的花瓣、颜色、形状(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可能不一样(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 )现象A.遗传 B.变异 C.生长(3)遗传和变异导致了自然界中植物的( )A.单一化 B.统一化 C.多样化【综合实践类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孟德尔和他的研究成果的事情。参考答案1.(1)孟德尔 (2)变异 (3)变异2.(1)√ (2) (3) (4)√ (5)√3.(1)C (2)A (3)C七、板书设计形形色色的植物 相似 不同 遗传 变异 生物的多样性八、教学反思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有不同的类别,许多不同类别的植物之间差异较大。对同种植物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也有一定的感知,为本课学习植物子代和亲代的异同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之前对同种植物不同个体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没有很仔细地观察研究,在观察和比较植物的异同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2.3形形色色的植物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内容总览新知讲解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8作业布置09目录03核心素养目标04新知导入0102单元主题概述单元教学结构图单元主题概述本单元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1~2课)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第3~5课),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命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本单元在引导学生认识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组织了遗传变异(第3~5课)及生物进化(第6课)的相关内容。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此,单元的最后一课(第7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单元教学结构图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种群内生物个体多种多样相貌各异的我们多种多样的动物形形色色的植物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校园生物大搜索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古代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多样性多种多样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变异生物进化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1)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3)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1)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新知导入校园里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地球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吗?新知导入世界上生活着几十万种植物,有生活在水里的水生植物,有生活在陆地上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还有用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外形特征具有较大差异。新知导入通过调查,我们已经知道校园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植物。那么,同一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相同吗?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吗 校园中每一朵月季花完全一样吗?新知讲解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什么是植物的亲代和后代?植物成熟后会结出种子种子发育成新的植物提供种子的植物称为亲代种子发育成新的植物称为后代新知讲解提供根、茎、叶等器官的植物是亲代植物除了种子繁殖之外,有的还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由根茎叶发育出的新植物是后代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新知讲解选择两株植物,一株(后代)是由另一株(亲代)结出的种子培育来的。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也可以通过照片或标本来观察比较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新知讲解图片中两朵花都是木槿花。左边的花是亲代;右边的花是由亲代的种子发育而成,称为后代。观察、比较它们的亲代和后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亲代(木槿花)后代(木槿花)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新知讲解温馨提示仔细对比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新知讲解木槿花的后代与亲代观察表观察项目 亲代特征 后代特征 异同判断花瓣颜色花瓣数量叶的颜色……白色粉色不同55相同较深较浅略有差异新知讲解我们发现木槿花的后与亲代花瓣数量相同,花瓣的颜色不同。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新知讲解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观察桑叶的后代和亲代,哪些地方是遗传,哪些地方是变异?亲代(桑叶)后代(桑叶)新知讲解后代的颜色也是绿色,是遗传;亲代是嫩绿色,后代是暗绿色,这是变异。新知讲解后代的形状和亲代大致相同,是遗传;亲代边缘整齐,后代边缘开裂,是变异。新知讲解研讨活动1.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在结构上会相似、相同,例如花瓣的形状和数量、叶的形状和数量、花蕊的形状和数量;而花瓣颜色和图案、叶的颜色等会出现不同。新知讲解2.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你知道哪些?高产抗倒伏小麦新知讲解2.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你知道哪些?超级杂交水稻无籽西瓜新知讲解拓展活动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研究豌豆植株的高度。他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进行杂交,这一次,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为什么会这样他继续实验,并把他的想法、观察结果和发现一一记录下来。他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阅读资料回答:植物的遗传规律是谁发现的?孟德尔和豌豆实验课堂练习1.填空题(1)__________做了研究豌豆的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2)遗传和__________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3)正是因为遗传和________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多种多样的动物。孟德尔变异变异2.判断题(1)杂交水稻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研发而成的。( )(2)我国有一个谚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其中包含了遗传的科学道理。( )(3)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是完全相同的。( )(4)“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包含了变异的科学道理。( )(5)现代遗传学之父是孟德尔。( )课堂练习√ √√3.选择题(1)学校种植的同一品种的月季花,它们的花瓣、颜色、形状(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可能不一样(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 )现象A.遗传 B.变异 C.生长(3)遗传和变异导致了自然界中植物的( )A.单一化 B.统一化 C.多样化课堂练习CAC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使生物多样性。板书设计形形色色的植物遗传变异相似不同植物的多样性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孟德尔和他的研究成果的事情。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2.3《形形色色的植物》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2.3《形形色色的植物》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docx 多种多样的植物.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