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滴定管学习目标:1.掌握滴定管的使用。2.熟悉滴定管的分类。滴定管为细长具有精密刻度的玻璃管,用来盛放和测量滴定液的体积。一、滴定管的分类1.滴定管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滴定管。常量滴定管有25mL、50mL和100mL三种规格,通常实验室中所用的是25mL~50mL的滴定管,最小刻度为0.1mL,读数时估计到0.01mL;半微量滴定管总容量为10mL,最小刻度0.05mL;微量滴定管有1mL、2mL和5mL三种规格,最小刻度0.005mL或0.01mL。2.滴定管按构造和用途可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带有磨口玻璃塞,可盛装酸性、中性和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液,否则将腐蚀玻璃塞导致难以转动。碱式滴定管用带有玻璃珠塞的橡皮管,可盛放碱性溶液和非氧化性溶液。不能将氧化性溶液加入到碱式滴定管中,因为氧化性溶液能与橡皮管作用影响其准确浓度。二、滴定管的使用1.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液。对于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后将滴定管用自来水充满,直立几分钟,如不漏水再将活塞旋转180°观察,仍不漏水则可以使用。如果漏水或活塞转动不灵活则要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其方法是先取下活塞,用滤纸擦干活塞和塞套中的水份,再在塞孔的两边各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注意不要把塞孔堵住,然后将活塞重新安装好,压紧并缓慢旋转使凡士林分布均匀,最后用橡皮圈套住活塞防止脱落。涂凡士林之后的滴定管还要重新试漏。碱式滴定管如漏水需检查橡皮管是否老化破裂或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更换。2.洗涤滴定管在装滴定液之前,需要先洗净,洗涤滴定管的基本要求是滴定管用水润湿时,其内壁不挂水珠。无明显油污,不太脏的滴定管可以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清洗,用自来水,然后用蒸馏水洗净;若较脏而又不易洗净时,可用铬酸洗液洗涤,然后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3.装液与排气滴定管在装液之前还必须用待装溶液淋洗2~3次,每次约滴定管容量五分之一,以免滴定管内残留水分对配制好溶液浓度产生影响。淋洗时应倾斜并转动滴定管,最后从管口或活塞下端排出。静置几分钟后待淋洗液流尽,关闭滴定管下端,直接从储液瓶向滴定管内加入配制好的溶液至“0”刻度以上。滴定液必须直接从储液瓶向滴定管内加入,不能用其它容器转接。滴定管装满溶液后,应检查管下端是否有气泡。滴定管下端玻璃管内有气泡时必须排出,否则将影响溶液的体积。酸式滴定管迅速打开活塞使气泡从管尖冲出。碱式滴定管可将橡皮管向上弯曲后挤压玻璃珠,利用液体压强差排出气泡。4.滴定管的读数滴定管的读数不准是造成滴定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要与液面平行,以液面最凹处和刻度线相切为准,视线偏高偏低都会造成读数误差;初读数应控制在0.00mL;每次滴定的初读数和末读数必须由同一人读取,避免人为误差;在平行滴定中必须使用滴定管的同一部位;深色溶液可读取液面的最上沿。5.滴定操作对于酸式滴定管可用左手拇指在活塞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握住塞柄,注意手心不能抵住活塞尾部,以免将活塞顶出造成漏夜。转动活塞时,手指稍弯轻轻向里扣住。使用碱式滴定管时,可用左手捏挤橡皮管内的玻璃珠,溶液即可流出。滴定时,右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锥形瓶颈部,同时注意观察瓶底部的反应变化。将滴定管管口插入锥形瓶内少许,不能使管尖和锥形瓶口相碰。滴定时,可将锥形瓶朝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使滴定液和待测液尽快混合均匀。滴定也可在烧杯中进行,此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滴定速度一般为先快后慢,近终点时要一滴一滴甚至要半滴半滴地进行滴定。如需半滴可将悬在管口的液滴与锥形瓶内壁接触,再用洗瓶内纯化水冲下锥形瓶内壁溶液。滴定完毕后,必须将滴定管中剩余溶液全部弃去,不能倒回原瓶中影响溶液浓度的准确性。最后用水冲洗滴定管,将洗净的滴定管倒夹在滴定管架上。值得注意的是:碱式滴定管的玻璃尖嘴及玻璃珠用洗涤液洗过后,用自来水冲洗几次后再装好,这时,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涤滴定管时要从管尖放出,并且改变捏的位置,使玻璃珠各部位都得到充分洗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