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来水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一、教学要求1、练习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2、学会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铬黑T指示剂及钙指示剂的应用及指示剂终点的原理;4、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点5、掌握配位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二、预习内容1、EDTA滴定钙镁离子的原理;2、金属指示剂的应用及变色的原理;3、移液管的规格、使用;4、滴定管的规格、洗涤、涂油、润洗等操作步骤;三、基本操作1、移液管的使用(1)定义移液管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2)润洗:使用前用吸水纸将尖端内外的水除去,然后用待吸液润洗三次:左手持洗耳球,右手拇指和中指拿住标线以上部分,将移液管管尖插入约溶液1~2cm,将待吸液吸至球部1/4处,移出,荡洗,弃去(切记从尖口放出,应保持上管口和食指干燥)。(3)移液:左手持洗耳球,右手拇指和中指拿住标线以上部分,将移液管管尖插入约溶液1~2cm,将待吸液吸至标线以上,迅速移去洗耳球,同时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左手改拿盛待吸液的容器。然后,将移液管往上提起,使之离开液面,并将原深入溶液部分沿容器内部轻转两圈,以除去管壁上的溶液。使容器倾斜30度,其内壁与移液管尖紧贴,同时右手食指微微松动,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管内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这时应立即用食指按紧管口,移开待吸液容器,左手改拿接受溶液的容器,并将接受容器倾斜,使内壁紧贴移液管尖,成30度左右,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然顺壁流下,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等15秒左右,移出移液管。(除特别注明,管尖残留溶液不吹入接受容器中)。用移液管吸取溶液 从移液管放出溶液2、滴定管的使用:(1)定义:滴定管是可准确测量滴定剂体积的玻璃量器。(2)类别:酸式滴定管:(特征—玻璃旋塞)用于盛放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特征—橡皮管+玻璃珠)用于盛放碱性和无氧化性溶液。(3)滴定管的准备:a、用前检查:检查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酸式管涂凡士林;碱式管更换胶皮管或玻璃球。活塞涂凡士林 碱式滴定管赶去气泡的方法b、洗涤:要求管壁湿润洁净,不挂水珠。(4)溶液的装入:a、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约10mL;b、装液至0.00刻度以上;c、排气泡;d、调节初读数为0.00,或近0的任一刻度,以减小体积误差。(4)滴定操作:a、酸式滴定管: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弯曲,其余三指,拇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后,轻扣旋塞,转动。碱式滴定管: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夹住尖嘴管,拇指与食指捏乳胶管,使玻璃球向手心移动,停止时,先松拇指和食指。b、滴加方法:逐滴连续滴加;加一滴;使液滴悬而未落,即加半滴于锥形瓶壁(或用蒸馏水冲下或用溶液涮下)。c、锥形瓶:右手三指拿住瓶颈,瓶底离台约2~3cm,滴定管下端深入瓶口约1cm,同一方向圆周运动,边滴边摇动。d、注意事项: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任其自流;眼睛注意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始时可稍快,最后加半滴。左手操作活塞 酸管滴定操作 碱管滴定操作(5)读数:a、装满或滴定完后,等1~2分钟再读数;若滴定速度较慢可等0.5~1分钟。b、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无刻度处,其他手指辅助,保持垂直,视线与凹液底部平行(深色溶液读两侧最高点);读取的数值必须记录至小数点后第二位。(6)滴定结束:滴定管内剩余溶液应弃去,洗净滴定管,并用蒸馏水充满,夹在夹上备用。四、实验原理1.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在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a2+、Mg2+。铬黑T和EDTA都能和Ca2+、Mg2+形成配合物,其配合物稳定性顺序为:[CaY]2- > [MgY]2- > [MgIn]- > [CaIn]-加入铬黑T后,部分Mg2+与铬黑T形成配合物使溶液呈酒红色。用EDTA滴定时,EDTA先与Ca2+和游离Mg2+反应形成无色的配合物,化学计量点时,EDTA夺取指示剂配合物中的Mg2+,是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有酒红色变成纯蓝色即为终点。滴定前: Mg2+ + HIn2-←→ [MgIn]- + H+纯蓝色 酒红色化学计量点前 : Ca2+ + H2Y2-←→[CaY]2- + 2H+Mg2+ + H2Y2-←→[MgY]2- + 2H+化学计量点时 : [MgIn]- + H2Y2- ←→ [MgY]2- + HIn- + H+酒红色 纯蓝色根据消耗的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 V1 计算水的总硬度。2. 钙镁含量的测定取与测定总硬度时相同体积的水样, 加入NaOH调节pH=12,Mg2+ 即形成 Mg(OH)2 沉淀。然后加人钙指示剂, Ca2+与钙指示剂形成红色配合物。用EDTA 滴定时,EDTA 先与游离Ca2+形成配合物, 再夺取已与指示剂配位的Ca2+ ,使指示剂游离出来, 溶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由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2计算钙的含量。再由测总硬度时消耗的EDTA体积V1和V2的差值计算出镁的含量。水中若含有Fe3+、A13+, 可加三乙醇胺掩蔽;若有Cu2+、Pb2+、Zn2+等 , 可用Na2S或KCN掩蔽。五、实验步骤1、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仪器从仪器橱中取出,把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思考题1 思考题2)2. 水的总硬度测定用移液管移取水样 50.Ooml(思考题3), 置于 250ml锥形瓶中, 加 5ml三乙醇胺 ( 无Fe3+、 A13+时可不加)(思考题4), 摇匀。加 5ml pH=10的NH3·H20-NH4Cl缓冲溶液(思考题5 思考题6), 加铅黑T 指示剂约 0.1g ( 或溶液 5 滴 ), 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记下EDTA 用量V1。平行测定3 次。计算水的总硬度。3. 钙和镁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水样 50.OOml, 置于锥形瓶 , 加5ml 三乙醇胺 (无Fe3+、 A13+ 时可不加), 摇匀。再加 2ml 10% NaOH(思考题7), 摇匀后加钙指示剂少许( 约 0.1g), 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 记录 EDTA 用量 V2。平行测定 3 次。计算水中钙和镁的质量浓度。思考题1:用到哪些仪器?思考题2:滴定管、移液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思考题3:用移液管转移溶液前为什么要用移取液漂洗 思考题4: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什么?思考题5: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思考题6:调解pH=10的意义有哪些?思考题7:为什么要加入2ml 10% NaOH?思考题答案:1、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等。2、要求管壁湿润洁净,不挂水珠。3、保证被吸取溶液的浓度不发生变化。4、如果溶液中含有Fe3+、Al3+时,加入三乙醇胺可将这些干扰离子掩蔽起来,使其不干扰滴定,便于终点的观察。5、在配位滴定中,随着滴定剂EDTA的加入,溶液的pH会发生改变,也就改变了酸效应系数从而影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了保持pH不变,所以要加入缓冲溶液。7、为了调节pH=12,使其中的镁离子沉淀,测定钙的离子含量。六、数据处理1.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数据移取水样体积 /mLEDTA初读数 EDTA终读数 用去EDTAH体积V1 /mLOd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2. 钙和镁含量的测定移取水样体积 /mLEDTA初读数 EDTA终读数 用去EDTAH体积V2 /mLρ(Ca)ρ(Mg)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七、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1. 铬黑T配成溶液以方便使用,准备室为每组准备一只干净的5L塑料桶作采水样用,并适当增加公用移液管和烧杯,避免吸液排长队。2. 本实验终点不够敏锐,特别是滴定钙。强调近终点要慢滴,每滴1抵后都要充分摇匀,直至纯蓝色为止,可作示范。3. 用EDTA测定测定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时,要控制好pH,并注意好终点颜色变化,以防止滴过。八、测试题测试题1: 移液管可以直接使用,没有必要漂洗。A. 正确; B. 错误;测试题2: 刚洗涤过的移液管使用时,如若不漂洗,则导致测量结果。A. 偏高; B. 偏低;C. 无影响测试题3: 滴定终点的蓝色是( )的颜色。A. [MgIn]-; B. [CaIn]-;C. HIn2-测试题4: 在测定钙镁含量时,可以用氨水代替NaOH。A. 正确; B. 错误;测试题5:用EDTA测定水的总硬度时,指示剂铬黑T本身的颜色与铬黑T和金属离子生成的螯合物的颜色相近。A. 正确; B. 错误;测试题6: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的Mg2+、Ca2+总量,可以用每升水中含CaO的数量表示。A. 正确; B. 错误;测试题7:用EDTA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铬黑T做指示剂,用HAc-NaAc缓冲溶液调节溶液酸度。 A. 正确; B. 错误;测试题答案:1、( B );2、( B );3、( C );4、( B );5、( B );6、( A );7、( B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