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训目的】1、会查阅所需药品检验的质量标准;2、能叙述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方法与原理;3、能依据该药品质量标准完成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4、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5、能根据药品质量标准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实训器材和药品】仪器:滴定管;移液管;碘量瓶;量杯;小烧杯试剂:碘滴定液(0.05mol/L);稀醋酸;丙酮;淀粉指试液(5%);维生素C注射液规格(2ml:0.5g)【实训原理】结构特点:1.有共轭体系;2.两个手性碳;3.内酯;4.连二烯醇;5.与糖的结构相似。直接碘量法:由于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有极强的还原性,能被碘氧化生成二酮基。即可用碘滴定液作氧化剂滴定维生素C。终点:淀粉为指示剂,溶液出现稳定的蓝色即为终点。【实训步骤】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实训讨论】1.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C0.2g):2.加新沸过的冷水15ml:为了减小水中的溶解氧对测定的影响。加丙酮2ml:加入丙酮作掩蔽剂,丙酮可与焦亚硫酸钠生成无还原性的加成物,消除干扰。加入丙酮后需要放置5分钟:丙酮与焦亚硫酸钠发生加成反应速度比较慢。加稀醋酸4ml:可减慢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的速度。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蓝色若在30秒内褪色,可认为碘液被维生素C作用,未到终点;蓝色若在30秒后褪色,可认为碘液被空气中的氧作用,对终点不影响。3.含量计算:【注意事项】1.注意取量得准确性。2.加入水和丙酮后要注意摇匀。3.为了防止在放置过程中维生素C被氧化,需在碘量瓶中封水放置。4.加稀醋酸和淀粉指示剂后立即用碘滴定液滴定,以免VitC被氧化。5.近终点时注意半滴控制终点的颜色。【实训记录】【实训小结】导致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有:(1)方法误差:碘液的挥发;维C被空气中的氧氧化;(2)操作误差:移液管取样不准确;对终点颜色判断不明锐;因此应严格按照实验程序和条件进行实验,同时还要加强对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的训练。【实训思考】1.取样量如果大于了0.8ml行吗?对结果有无影响?2.如果滴定用锥形瓶代替碘量瓶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牛晓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