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讲义(无答案)- 《分析化学》同步教学(粤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讲义(无答案)- 《分析化学》同步教学(粤教版)

资源简介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一、制备:
1、应用试剂:
重铬酸钾GB642-65分析纯
2、配制方法:
每配制一升0.1N重铬酸钾溶液,称取约5克重铬酸钾溶液一升水中,静置2-3天,用虹吸管将上部澄清液导入另一瓶中,以备标定。
二、标定:
1、硫代硫酸钠法:
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碘化钾与重铬酸钾作用,析出游离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判别终点。其反应式为:
K2Cr2O7+6KI+14HCl→8KCl+2CrCl+7H2O+3I2
2Na2SO3+I2→Na2S4O6+2NaI
2)应用试剂:
A、硫代硫酸钠GB637-65分析纯,0.1N标准溶液;
B、碘化钾HGB3526-62分析纯;
C、盐酸GB622-65分析纯,2N溶液;
D、淀粉HGB3095-59 0.5%溶液。
3)测定方法:
准确量取重铬酸钾溶液25-30mL,置于500mL带塞的锥形瓶内,加碘化钾2克,2N盐酸15mL,摇动混匀,盖上磨口塞,放暗处静置5分钟,再加250mL水,用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溶液呈现淡黄绿色,然后加淀粉溶液3mL,在充分摇动下,缓慢滴至由兰色变成鲜明的淡绿色,即为终点。
4)计算: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N1V1/V
式中:N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当量浓度,
V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用量,mL
N—重铬酸钾溶液之用量,mL
每次用2-3份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参与平均结果的不得少于3个,其间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浓度N 0.1~0.2 0.03
允许误差(%) 0.2 0.4
2、直接配制法:
将基准重铬酸钾于140~150℃烘干2-3小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4.9032克溶于水中,然后于20±0.5℃恒温槽内保温,并稀释至一升。未保温的,根据稀释时的温度进行修正。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G/4.9032×V
式中:G—重铬酸钾之量,克
V—重铬酸钾溶液之体积,mL
4.9032—每毫升当量K2Cr2O7之克数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及亚铁盐中铁含量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2、掌握重铬酸钾法测定Fe2+的原理与方法。
二、预习内容
1、亚铁盐中铁含量的测定原理。
三、基本操作
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小烧杯、试剂瓶、量筒、容量瓶、分析天平。
四、实验原理
重铬酸钾法测铁,是铁矿中全铁量测定的标准方法。
在酸性溶液中,Fe2+可以定量地被K2Cr2O7氧化成Fe3+,反应为:
6Fe2++Cr2O72-+14H+= 6Fe3++2Cr3++7H2O
滴定指示剂为二苯胺磺酸钠,其还原态为无色,氧化态为紫红色。
必须加入磷酸或氟化钠等,目的有两个:一是与生成地Fe3+形成配离子
[Fe(HPO4)]+,降低Fe3+/ Fe2+电对的电极电势,扩大滴定突跃范围,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二是生成的配离子为无色,消除了溶液中Fe3+黄色干扰,利于终点观察。
五、实验步骤
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固体约0.6g置于250ml烧杯,加30ml水溶解,定容100ml容量瓶中,摇匀。()
亚铁盐中铁含量的测定
(1)准确称取0.6g硫酸亚铁试样2份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ml水,15ml混合酸,加5-6d二苯胺磺酸钠。(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紫色。)()
(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突变为紫色或紫蓝色为终点;()
(3)计算浓度。(4)
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滴定时,需添加试剂较多,容易漏掉。
注意容量瓶使用的规范。
重铬酸钾法测铁可以使用HCl介质,因为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比高锰酸钾弱,室温下不与Cl-反应。但当盐酸浓度较大或溶液煮沸时,也能发生反应。
重铬酸钾溶液对环境有污染,要回收。
七、深入讨论
八、思考题和测试题
:为什么可用直接法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
思考题2:加入硫酸和磷酸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题3: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终点为什么由绿色变为紫色或紫蓝色?
思考题4:怎样计算亚铁盐中铁含量?
思考题5、加有硫酸的亚铁离子待测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h后再滴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附:思考题答案
1、因为K2Cr2O7试剂稳定,完全符合基准物质条件,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2、加入硫酸是为了调解酸性;加入磷酸与生成地Fe3+形成配离子,降低Fe3+/ Fe2+电对的电极电势,扩大滴定突跃范围,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二是生成的配离子为无色,消除了溶液中Fe3+黄色干扰,利于终点观察。
3、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为无色,氧化态为紫红色。在滴定中生成Cr3+,为绿色,因此终点时由绿色变为紫色或紫蓝色。
4、
5、亚铁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与氧气反应,是结果偏低。
测试题1: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为( ),氧化态为( )。
测试题2: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终点由( )变为( )。
测试题3:实验中加入磷酸的目的是什么?
测试题4:K2Cr2O7标准溶液用( )配制。
附:测试题答案
无色;紫红色
绿色;紫色或紫蓝色
加入磷酸与生成地Fe3+形成配离子,降低Fe3+/ Fe2+电对的电极电势,扩大滴定突跃范围,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二是生成的配离子为无色,消除了溶液中Fe3+黄色干扰,利于终点观察。
直接法
重铬酸钾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欲配制KMnO4、K2Cr2O7 等标准溶液, 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_____________,标定时选用的基准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铬酸钾法是以 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本方法总是在 ________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
3.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法测铁含量的主要缺点为__________________
4.以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SnCl2的用量应 _____________,如其用量适当,加入HgCl2后,溶液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
5.以三氯化钛-重铬酸钾法测铁含量时,用TiCl3还原Fe3+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Fe3+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TiCl3使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_色。
二、选择题
1. K2Cr2O7法常用的指示剂为( )
A、Cr 3+ B、二苯胺磺酸钠 C、淀粉 D、Cr2O72-
2、国家标准规定K2Cr2O7基准试剂使用前地干燥条件为( )
A、105~110℃干燥至恒重 B、(120±2)℃干燥至恒重
C、(180±2)℃干燥至恒重 D、140~150℃干燥至恒重
3.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常使用的混酸为( )
A、H2SO4-HCl B、H3PO4-HNO3
C、HNO3-HCl D、H2SO4-H3PO4
4. 与KMnO4法相比,K2Cr2O7法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
A、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B、K2Cr2O7溶液非常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C、室温下Cl-不干扰测定
D、需采用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5.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加入硫磷混酸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溶液酸度 B、避免Cr2O72-被还原为其他产物
C、消除Fe3+黄色对终点观察的影响
D、降低Fe3+ /Fe2+电对的电位,增大滴定突跃范围
6.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与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7、在SnCl2-HgCl2- 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促进试样溶解,应将溶液煮沸 B、SnCl2应缓慢滴加,并稍微过量
C、HgCl2应趁热迅速加入 D、加入HgCl2后有灰黑色沉淀出现,应弃去重做
8、在SnCl2-TiCl3- 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nCl2应趁热滴加,直至溶液黄色褪尽
B、滴加TiCl3至溶液刚好出现钨蓝
C、K2Cr2O7滴至钨蓝褪色,应准确记录消耗体积
D、H2SO4-H3PO4混酸可用稀H2SO4代替
三、简答题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既能在硫酸介质中进行,又能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对吗?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