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基础实验(3)(讲义)- 《分析化学实验》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分析化学基础实验(3)(讲义)- 《分析化学实验》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版)

资源简介

分析化学基础实验
课次:7
课 题 实验七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授课日期 授课周/星期/节次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 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和Na2CO3含量的方法
教学要求 知 识 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测定原理 √ √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
终点的判断 √ √ √
教法设计 通过做演示,使同学掌握双指示剂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 每两位同学一组,每组一套仪器
教学后记 部分同学对实验原理不理解,需进一步在课后进行讲解。
实验七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和Na2CO3含量的方法。
二、原理 NaOH+HCl=NaCl+H2O
Na2CO3+HCl= NaH CO3+ NaCl
NaH CO3+HCl= NaCl+CO2+H2O 甲基橙指示剂
三、试剂
盐酸的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
四、步骤:
准确吸取3.00ml混合碱液(用刻度管),放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成250ml。
吸取上述液25.00ml(用移液管),放入三角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标准HCl溶液滴至红色刚好消失,记录V1HCl。
在上面的三角锥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黄色),继续用上面HCl溶液滴至黄——橙,记录V2HCl,平行三次。
五、测定结果及计算
C HCl (V1HCl—V2HCl)M NaOH
ρNaOH(g.L-1)= ——————————————
3×25/250
C HCl 2V2HClM1/2 Na2CO3
ρNa2CO3(g.L-1)= ——————————————
3×25/250
样品号 1 2 3
酚 酞 指 示 剂 V混合碱液(ml)
C HCl(mol.L-1)
HCl的初读数(ml)
HCl的终读数(ml)
V1HCl(ml)
ρNaOH(g.L-1)
平均ρNaOH(g.L-1)
相对平均偏差(%)
甲 基 橙 指 示 剂 HCl的初读数(ml)
HCl的终读数(ml)
V2HCl(ml)
ρNa2CO3(g.L-1)
平均ρNa2CO3(g.L-1)
相对平均偏差(%)
六、思考题及讨论
1、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碱时,用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HCl分别和混合碱的什么成份反应?
答:(见反应式)
2、如果V2=0,说明什么?
答:V2=0说明混合碱里没有Na2CO3。
3、分析个人的操作误差。
课次:8
课 题 实验八 醋酸含量的测定
授课日期 授课周/星期/节次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 学习检验有机酸的方法。
教学要求 知 识 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实验原理 √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 √ √
酚酞的变色 √ √ √
教法设计 通过做演示,使同学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教学准备 每两位同学一组,每组一套仪器
教学后记 部分同学对碱式滴定管的操作不熟练,需进一步练习。 部分同学对试滴的目的不理解,需在理论课程解中解答。
实验八 醋酸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学习检验有机酸的方法。
二、原理
NaOH+HAC==NaAC+H2O
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8.7,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试剂
NaOH标准溶液(已标)、待测醋酸、酚酞指示剂
四、步骤
1、用刻度吸管准确地吸取待测液 ml,移入250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该度,摇匀;
2、用25ml的移液管准确地吸上述稀醋酸溶液25.00ml放入三角锥瓶中,滴1-2滴酚酞(三份)
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到微红,半分钟之内不褪色。记下VNaOH。
五、测定结果及计算
CNaOHV NaOH ×10-3×M HAC
ρHAC(g.L-1)= ——————————————×1000
待测溶液体积×25/250
CNaOHV NaOHM HAC
= ————————————
待测溶液体积×25/250
先取待测液3ml,若20-25ml还未到终点,则取2ml、1ml。
样品号 1 2 3
取待测溶液体积(ml)
CNaOH(mol.L-1)
NaOH的初读数(ml)
NaOH的终读数(ml)
VNaOH(ml)
ρHAC(g.L-1)
平均ρHAC(g.L-1)
绝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六、思考题:
1、浓醋酸取体积的大小要根据组NaOH的浓度大小来决定,浓度大时,取样体积要 ,浓度小时,取样体积要 ,你们是如何摸索出来的?
答:根据滴定终点所需的NaOH量来判断。
课次:9
课 题 实验九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授课日期 授课周/星期/节次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 1、学习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保存方法。 2、了解KMnO4的标定原理及条件。
教学要求 知 识 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实验原理 √
棕色试剂瓶的应用原则 √ √ √
实验条件控制 √ √ √
教法设计 通过做演示,使同学掌握棕色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教学准备 每两位同学一组,每组一套仪器
教学后记 部分同学对标定原原理不理解,尤其是KMnO4标准溶液基本单元的确定,需在理论课中解答。 部分同学对滴定条件掌握不好,开始滴定速度过快、基准液温度过高,造成结果偏差较大。
实验九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目的:
1、学习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保存方法。
2、了解KMnO4的标定原理及条件。
二、原理:
2MnO4-+5C2O4+16H+==2Mn2++10CO2+8H2O
NaC2O4的基本单元为1/2 NaC2O4
m(NaC2O4)
C(1/5 KMnO4) V(KMnO4)×10-3= ————————
M(1/2 NaC2O4)
m(NaC2O4) ×103×1/10
C(1/5 KMnO4)= ——————————————
M(1/2 NaC2O4) ×V(KMnO4)
三、试剂:
KMnO4(固体)、NaC2O4(AR)、3mol.L-1的H2SO4
四、步骤:
1、配制0.1mol.L-1的(1/5 KMnO4)溶液500ml,溶于500ml的烧杯中,在电炉上煮沸半小时。(盖上表面皿),放置暗处一周左右。(MKMnO4=158.0,mKMnO4=1.6g)
2、将上述液的清液倒入棕色试剂瓶中。
3、准确称取NaC2O4 g(大份标定法)放入大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转入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4、准确地吸取上液25.00ml,放入三角锥瓶中,加入H2SO410ml,加入15m水溶解,加热到70-80℃(看见有热蒸汽冒出即可)。
5、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至微紫红色,记下VKMnO4
五、数据与计算
样品号 1 2 3
mNaC2O4
KMnO4的初读数(ml)
KMnO4的终读数(ml)
VKMnO4(ml)
CKMnO4 (mol.L-1)
平均CKMnO4(mol.L-1)
绝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六、问题及讨论
1、滴定前为什么要将基准物质溶液加热到75-75℃?煮沸行吗?
答:将基准物质溶液加热到75-75℃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但不能煮沸,是因为基准物会分解。
2、为什么在三角瓶中加入H2SO4溶液?用HNO3、HCl、HAC行吗?为什么?
答:在三角瓶中加入H2SO4溶液是为了酸化溶液,增加KMnO4的氧化性。HNO3有强氧化性,HCl中的Cl-1有还原性,HAC酸性太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