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析化学基础实验课次:4课 题 实验四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授课日期 授课周/星期/节次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学目的 1、掌握盐酸和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练习滴定技术、正确判断滴定终点教学要求 知 识 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盐酸和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 √盐酸滴定NaOH √ √NaOH滴定盐酸 √ √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 √教法设计 通过做演示,使同学掌握滴定分析方法。教学准备 每两位同学一组,每组一套仪器教学后记 部分同学对滴定终点的判断不准确,对滴定管的操作不熟悉,需进一步练习。实验四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一、目的1、掌握盐酸和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练习滴定技术、正确判断滴定终点二、试剂:浓盐酸、NaOH、0.1%的甲基橙、0.2%的酚酞指示剂三、步骤:(一)0.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每组1000ml)量取浓HCl mL(加入量:0.1×1000/12)倒入烧杯中,用蒸馏水(加入量:1000-HCl)稀释至1000ml。(用量筒或量杯量取),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二)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1000ml称取NaOH g(m=0.1×0.8×MNaOH,= 0.1×1.0×40=4.00g),迅速倒入大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至800ml,加入20%BaCl2溶液1-2ml。(使溶液中CO32-沉淀掉),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三)酸碱浓度的比较1、滴定终点练习(1)酸、碱滴定管的装样、赶气泡、调零点(直接装样);(2)练习:从酸式滴定管中滴10mlHCl+1-2滴酚酞,用NaOH滴至溶液显微红色,半分钟之内不褪色,再放入1mlHCl再滴NaOH,如此反复练习多次。取10mlNaOH+1-2滴甲基橙指示剂(黄),用HCl滴至橙色,再放入1mlNaOH再用HCl滴至橙色,反复多次。2、用移液管准确吸取25.00mlHCl于三角锥形瓶中,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至微红色,半分种之内不褪色,记录VNaOH,平行三次,记下三个读数。3、用甲基橙指示剂进行酸碱浓度的比较用25ml移液管准确吸取25.00mlNaOH溶液于三角锥形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滴至橙色刚好出现,记下VHCl,平行三次。四、实验记录与计算指示剂 酚 酞 甲 基 橙VHCl(ml) 25.00 25.00 25.00VNaOH(ml) 25.00 25.00 25.00平均值(ml)VHCl/VNaOH五、思考题及讨论:1、为什么在装入标准溶液前应将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该溶液润洗?三角锥瓶是否也应该润洗?答: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该溶液润洗避免标准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三角锥瓶不需润洗2、滴定两份相同试液时,为什么必须先将滴定管中的溶液调至零点?答:减少误差。3、分析自身在实验中的操作误差。课次:5课 题 实验五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授课日期 授课周/星期/节次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减量法称取取基准物质 2、学习用Na2CO3标定盐酸浓度的方法教学要求 知 识 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减量法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 √ √甲基橙的变色 √ √ √教法设计 通过做演示,使同学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教学准备 每两位同学一组,每组一套仪器教学后记 部分同学对减量的操作过程不熟悉,需进一步在课后进行讲解。实验五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一、目的1、进一步学习减量法称取取基准物质2、学习用Na2CO3标定盐酸浓度的方法二、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三、试剂无水Na2CO3(用电子天平称取)0.1mol.L-1 HCl标液0.1%的甲基橙指示剂四、步骤1、用减量法准确地称取无水Na2CO3 g(约25ml到达终点),倒入小烧杯中,加水使其溶解,再移到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250ml。用大分标定法称取Na2CO3的范围:0.1×0.025×106/2×10=1.33g0.1×0.020×106/2×10=1.10g2、用移液管准确地吸取上述溶液25.00 ml,放入三角锥瓶中,(洗干净)平行三份,滴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3、用0.1mol.L-1 HCl溶液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局部有橙色,摇一摇又变黄色时)加热三角锥瓶至沸(放在炉中),目的为了赶走CO2,冷却之后接着滴,滴至刚好由黄——橙转变为止。记下V HCl(采用对照法比较颜色的变化)五、数据记录与结果的计算样品号 1 2 3m(Na2CO3)(g)HCl的初读数(ml)HCl的终读数(ml)V HCl(ml)①C HCl(mol.L-1)②平均C HCl(mol.L-1)③绝对偏差①-②相对平均偏差(%)CHCl== (m Na2CO3×1/10×1000)/(MNa2CO3×V HC l)相对平均偏差(%)=(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相加/3)×100%②六、思考题及讨论1、本次实验可否用酚酞作指示剂?为什么?答:可以。但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的范围、CHCl的计算公式需修改。2、分析个人的操作误差答:(1)量称取基准物时出现的误差;(2)滴定溶液时读数时存在误差。课次:6课 题 实验六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授课日期 授课周/星期/节次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减量法称取取基准物质 2、学习用KHP(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浓度的方法教学要求 知 识 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减量法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 √ √酚酞的变色 √ √ √教法设计 通过做演示,使同学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教学准备 每两位同学一组,每组一套仪器教学后记 部分同学对碱式滴定管的操作过程不理解,需进一步在课后进行讲解。实验六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减量法称取取基准物质2、学习用KHP(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浓度的方法二、原理KHC8H4O4+NaOH= KC8H4O4Na+ H2O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9.1,所以选用酚酞做指指示剂。三、药品0.10.1mol.L-1NaOH溶液(自配)、KHP(AR)、0.2%酚酞指示剂四、步骤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KHP g 至 g用小份标定法(已知MKHP=204.2),平行三份。2、用刚煮到近沸的蒸馏水25ml溶解KHP(酸性),加2滴酚酞(显无色)。(用量杯量取即可,只要保持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可)3、用NaOH滴至刚好微红色,半分钟之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VNaOH。五、数据记录及结果样品号 1 2 3mKHPNaOH的初读数(ml)NaOH的终读数(ml)VNaOH(ml)①CNaOH(mol.L-1)②平均CNaOH(mol.L-1)③绝对偏差①-②相对平均偏差(%)mKHP×1000 mKHP×1000CNaOH = ———————— = ——————————MKHP×VNaOH 204.2×VNaOH六、问题及讨论1、用KHP标定NaOH溶液为什么用酚酞作指示剂?能否用甲基橙?为什么?答:滴定终点为碱性,甲基橙只在酸性范围变色,还没达到终点就已变色。2、在溶解KHP时,用25ml热蒸馏水,体积需要十分准确吗?为什么?答:不需要3、分析个人的操作误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