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 眼和视觉学习目标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学习重点:1.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知识点二 视觉的形成过程 1.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 →瞳孔→ →玻璃体→ →视觉神经→ 的一定区域(即大脑皮层的 中枢)→视觉。 2.成像的部位是 。 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中枢。 知识点三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1.近视和远视的区别区别 成因 矫正方法 物像位置 结果近视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____ 戴______ 透镜矫正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 方 看不清_______ 处物体 远视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戴凸透 镜矫正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看不清______ 近处物体2.预防近视的方法(1)“三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四不看”:不在直射的 下看书;不在光线 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视觉的形成过程 【情景呈现1】演示实验:模拟眼球成像的原理 取一面凸透镜、一块白纸板和一支蜡烛;将凸透镜放在点燃的蜡烛和竖立的白纸板之间;调整蜡烛、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板上出现清晰的物体倒像。 【合作探究】白纸板和凸透镜分别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白纸板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如果换上曲度较大的凸透镜,而白纸板位置不动,或者白纸板向后移动,而凸透镜位置不变,会出现什么结果 【情景呈现2】观看动画《视觉的形成》。 【合作探究】1.光线到达眼内的感光细胞,要经过哪些结构 2.一位病人遭遇车祸之后就失明了,但是经检测,他的眼睛结构完好,他为什么看不见了呢 可能是什么原因 3.由此可见,视觉的形成还需要什么 ·学习小助手·眼球与照相机结构比较脉络膜——暗箱晶状体——镜头视网膜——底片【答案】知识点二1.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 视觉2.视网膜3.视觉知识点三1.大 凹 前 远2.(1)1(2)强光 暗【答案】任务驱动【情景呈现1】①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②白纸板上呈现一个倒立的物像。③白纸板上的成像会不清晰。【情景呈现2】1.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2.有可能是视神经受到损伤,或者大脑的视觉中枢被破坏。3.由此可见,仅仅在视网膜上呈现了清晰的图像还不够,还必须将图像的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才能形成视觉。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