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 耳、听觉和其他感觉学习目标1.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措施。 2.关注耳的卫生保健。 ◎学习重点:1.描述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知识点二 听觉的形成过程 1.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 →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的一定区域(即大脑皮层的 中枢)→听觉。 2.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对点自测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 A.耳蜗、大脑皮层 B.鼓膜、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耳蜗 D.鼓膜、咽鼓管知识点三 耳和听觉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 。 2.不用 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 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 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 炎。 5.避免脏水进入外耳道而引起外耳道感染。对点自测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耳的是 ( ) A.遇到巨响时赶紧捂耳、闭嘴 B.用微型耳机听大声的音乐 C.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知识点四 其他感觉 1. 觉: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2. 觉: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等味道。 3.皮肤感觉: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 、痛、 、压等刺激的功能。 【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听觉的形成过程 【情景呈现1】医生和患者角色扮演:有一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需要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合作探究】推测一下,耳聋有几种类型 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情景呈现2】制作写着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等结构名称的小卡片。 【合作探究】1.将小卡片按声波的传导顺序用箭头连起来。 2.试着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习小助手·观察法和测量法的区别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测量工具测量的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观察有时会有误差,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用工具测量是很有必要的。【答案】知识点二1.鼓膜 大脑 听觉2.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对点自测A知识点三1.噪声2.尖锐3.张开 压力4.中耳对点自测B知识点四1.嗅2.味3.热 触【答案】任务驱动【情景呈现1】耳聋有两种类型:非神经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是由外耳道堵塞或鼓膜、听小骨受损,声波无法传到内耳而引起的;神经性耳聋是因为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所以作为医生应先检查患者耳的内部结构是否受损,若患者的耳结构完好无损,但没有听觉,说明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情景呈现2】1.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