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监测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测定结果的显著性检验(讲义)-《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监测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测定结果的显著性检验(讲义)-《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测定结果的显著性检验
学习目标:
1.掌握显著性检验的定义及特点。
2.熟悉F检验法的意义及方法。
3.熟悉t检验法的意义及方法。
4.了解F检验法与t检验法的关系
在定量分析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标准试样进行分析所得平均值与标准值不一致;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分析,得到的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不一致;两个不同分析人员或不同实验室对同一试样进行分析 时,所得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引起的,所以,在分析工作中,必须对以上情况的准确度或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作出判断。
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在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是F检验法和t检验法。
一、F检验
F检验法是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偏差的平方),以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即两组分析结果的偶然误差是否显著不同。具体做法如下:
根据两组实验的测定 数据,计算两个样本的方差和
1.按下式计算F计值
计算时,规定大方差为分子,小方差为分母。
2. 查表,若F计例1 用两种方法测定某试样中铁的含量,第一种方法共测定6次,S1=0.005%;第二种方法共测定4次,S2=0.022%。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
二、t检验法
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在实际工作中,为检查某一分析方法或某操作过程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可对标准试样进行若干次平行测定,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S,然后用t检验法检验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试样的标准值u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检验步骤:
(1)先按下式计算值
(2)查t分布表,得值。
(3)若则 与u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示该方法或该操作过程有系统误差;若则无显著性差异,虽然与u不完全一致,但这种差异不是由于系统误差引起的,而是偶然误差造成的。
例2 某化验室测定某药物的含量,其结果为:20.60%、20.50%、20.70%、20.60%、20.80%、21.00%,已知该药物的真实含量为20.10%,通过计算说明该测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置信度为95%)?
2.两组平均值的比较 不同分析人员或同一分析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分析同一试样,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一般不相等,要判断这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或者两个试样,用同一方法测得两组数据的平均值,要解决两个样本平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问题,也可用t检验。
在这种情况下应按公式计算:
式中,、 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数据的平均值; 、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数据的测量次数;为合并标准偏差或组合标准偏差。若已知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无差异),可由下列计算:
例3 用两种方法分析某试样中Na2CO3的含量。所得分析结果为:
方法一 n1=5 x2=23.35% S1=0.061%
方法二 n2=5 x2=23.35% S2=0.061%
试问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置信度为95%)?
解:(1)F检验
查表,P=95%,f1=5-1,f2=4-1时,F表=9.12,故F计(2)t检验
f =5+4-2=7,由表查得,t表=2.36。因为,< t表,所以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