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课件(共21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第四版)》同步教学(东北财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课件(共21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第四版)》同步教学(东北财大)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
2.1 软件工程概要
2.2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
2.3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第2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 软件工程概要
2.1.1 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
1)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有:开发速度失控、开发成本失控、用户友好性失控、软件质量失控、软件适应性失控和软件开发生产率低下等。与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1)产生软件危机的根源
(2)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
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研究的是:“如何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从而达到用较少的投资来获得高质量软件的理想目标
2.1.2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
1)软件工程的定义
2)软件工程项目的基本目标
成功指的是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的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工作,及时交付使用。
3)软件工程的方法学体系
(1)开发模型(工作过程)
(2)开发方法
(3)开发工具
2.1.3 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型(过程)
1)生命周期模型
(1)什么是生命周期模型
(2)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和成果
(3)生命周期模型的优缺点
生命周期模型把软件开发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和测试、系统维护、系统评估。生命周期模型也称为瀑布开发模型,见图2-1。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编程测试
系统维护
系统评估
图2-1 生命周期模型
2.1.3 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型(过程)
2)快速原型模型
(1)什么是快速原型模型
(2)原型模型的开发步骤
①确认基本需求
②开发一个可工作的原型
③试用原型
④修改原型
⑤重复第3、4阶段
⑥完善原型及重建系统
(3)原型模型的评价
3)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模型的选择
对会计信息系统而言,现在最为流行的开发模型的选择为生命周期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模型
2.2.1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
(2)操作可行性
(3)技术可行性
(4)人员可行性
3)可行性研究步骤
(1)准备工作
(2)初步调查
(3)进行可行性分析
2.2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
2.2.2 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1)什么是需求
2)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3)需求分析的任务
4)需求分析的步骤
(1)对现有系统的详细调查和描述
(2)识别原有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4)书写规格说明书
5)需求分析的方法
2.2.3 结构化分析方法
由于人的理解力、记忆力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触及到问题的所有方面以及全部的细节,为了降低理解的复杂性,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称为“分解”,如果每个小问题还不够简单,那么可以继续分解,直到每个问题均可被理解为止,在划分的时候,尚需对每个问题的某些细节略去,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属性上,这就是所谓的“抽象”和“表达”
①业务处理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②业务处理流程图举例:下图2-2为领料业务处理流程图
起点、终点
处理
文件
暂存
流向
领料人
填领料
单审批
仓库
审核
发料处理
汇总统计
有关部门
领料单
有货料单
日发料单
出库报表
改库存数据
会计
库存数据
无货料单
图2-3 领料业务处理流程图
P1
P2
P
P1.2
P1.1
P1.3
P1.4
P2.1
P2.2
图2-4 凭证处理的结构化分析示意图
P: 表示“凭证处理” P1: 表示“凭证编辑” P2: 表示“凭证审核”
P1.1:表示“凭证查找” P1.2:表示“凭证增加” P1.3:表示“凭证删除”
P1.4:表示“凭证修改” P2.1:表示“凭证查找” P2.2:表示“加入审核标记”
2.2.4 数据流程图法
1)数据流程图
(1)数据流程图的成分
数据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元素。它们是: ①数据流②文件③处理④实体
(2)数据流图的画法
①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
②由外向里的原则
③其它应注意的事项
2)数据字典
(1)数据字典的定义和作用
(2)数据字典的内容
(3)数据字典中的符号说明
(4)数据字典举例
3)处理说明
图2-5 账务处理的顶层图
图2-6 账务处理的顶层图
从上例可以看出,逐层分解的关键在于对系统的描述不要很快地陷入更多的细节,而应提纲挈领地先从系统顶层的总体功能开始并有控制地逐步增加细节,实现从抽象到具体、从总体到局部的过渡。这大大有助于理解和描述一个复杂系统,使问题空间的复杂性降低到可描述的地步。
图2-7 账务处理中初始化处理的底层图
2.2.5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bject Oriented Analyses 简称OOA)
1)什么是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识别和构建软件系统的方法。它强调直接以现实世界所关心的问题域中的事物为中心来认识和描述系统,并将它们统一地抽象为对象作为该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检查定购单
金额>1000
金额<=1000
已过期──空(什么都不做)
未过期──发出批准单、提货
已过期──发出批准单、提货单、通知单
未过期──发出批准单、提货单
图2-8 “检查订购单”处理逻辑判定树
2.2.5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bject Oriented Analyses 简称OOA)
2)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概念
(1)对象(Object) (2)对象的封装 (3)类和实例 (4)结构 (5)继承性
(6)消息 (7)实例连接 (8)消息连接 (9)多态性
3)面向对象系统分析(OOA)简介
(1)什么是OOA
(2)OOA中的主要概念
(3)OOA的步骤
(4)使用OOA方法的实例
图2-9 类
图2-10 分类结构
图2-11 装配结构
2.3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2.3.1 会计信息系统的概要设计
1)制定各种设计规范
2)建立系统的总体结构
(1)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2)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法
3)建立各模块间的处理方式
4)数据结构(数据文件)设计
账务处理
初始化
获取凭证
记证
查询输出
建立账套
账套初始
凭证输入
输出要求
输出账证表
凭证导出
选择需初始的项目
定义自动转账规则
科目初始
建立科目
录入期初额
选择输入方式
手工录入
从期他系统导入
自动转账
凭证审核
图2-11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划分
2.3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2.3.1 会计信息系统的概要设计
5)代码设计
(1)代码的概念
(2)代码的作用
(3)代码设计的原则
(4)代码的种类
(5)会计信息系统中代码的种类
6)输入/输出设计
(1)输入设计
(2)输出设计
2.3.2 会计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
1)详细设计的目标和作用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完成系统物理模型的详细描述,其中概要设计将会计信息系统分解成许多子系统和模块,并定义了模块的外部特征,即模块的功能集和输入/输出界面等;
详细设计将定义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即定义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详细设计为编码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框架、步骤和做法。
2)详细设计的方法和内容
详细设计方法和内容很多,但都十分繁琐,由于此步工作纯属IT人员应完成的事项,因此本书略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