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节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与计数(共20张PPT)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节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与计数(共20张PPT)课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与计数
实验教学-高中生物
目 录
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

教材分析

实验效果与评价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实验创新要点

实验目标与核心素养

选必3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与计数—探究实践。
本实验在之前学习酵母菌的纯培养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使学生认识到特定微生物具有特定的代谢特点,同时也使得学生无菌操作和培养微生物的技能得到提升。
教材分析

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知道灭菌与消毒的区别;认同各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代谢方式,能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配制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总结分离微生物和鉴别其种类的方法。
社会责任
从实验中认同化肥的滥用会污染土壤,影响环境
通过对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理解并掌握稀释涂布平板法;
探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方式利用尿素生存的细菌。
实验目标与核心素养

(1)在教材给出的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酚红试剂,将传统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二者相结合;防止以其他形式利用尿素的脲酶假阳性菌干扰实验结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创新要点

(2)实验新增不使用化肥的校园土为样本,分两组对不同土壤样本做对照实验,探究化肥的使用是否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物种组成。
实验创新要点

(1)该实验中用的培养基将尿素唯一氮源的选择功能和酚红遇碱变红的鉴定功能结合在一起,只要培养基变红,就可以将菌落判断为脲酶阳性菌。
(2)当菌液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菌液中的一个细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可计算得出土壤样品中大约有多少细菌。
实验原理

(一)实验前准备
(1)理论知识准备:
教师设计导学案,学生自主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1、仪器用具
2、材料
3、药品与试剂
电子秤、烧杯、试管、锥形瓶、培养皿、涂布器、酒精灯、移液枪、高压蒸汽灭菌锅、水浴加热箱
常年使用化肥的农田土壤
不使用化肥的校园土壤两类样本作为实验
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硫酸镁、葡萄糖、尿素、琼脂、无菌水、酚红试剂
(2)实验材料准备:
(一)实验前准备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一)实验前准备
(3)预实验:
教师进行预实验,设计实验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二)实验操作
(1)配制培养基
将1.4g磷酸二氢钾、2.1g磷酸氢二钠、0.2g硫酸镁、10g葡萄糖、4 mL0.2%酚红溶液、15g琼脂放人烧杯中加水煮沸,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L,倒入锥形瓶中,塞上塞子。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二)实验操作
(2)灭菌
将培养基、蒸馏水瓶、培养皿、试管用旧报纸包裹起来,移液枪吸头装入吸头盒。将这些器材放人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加压100kPa、121 ℃的条件下加热15分钟灭菌。灭菌结束后将器材取出,等待冷却。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二)实验操作
(3)倒平板
先对双手和桌面喷洒75%酒精消毒,待酒精挥发后点燃酒精灯。等培养基冷却到放在手背上感觉不烫的时候开始倒平板。甲组为不接种的空白对照组,乙组为接种土壤稀释液的实验组,实验组含土壤稀释1x104、1x105、1x106倍三个梯度,每个梯度至少3个平板。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二)实验操作
(4)梯度稀释
将10g土壤样本加入90mL无菌水中,充分摇匀,制成10倍稀释液。向5个试管中各加入9mL无菌水,并做好标记。用移液枪取1 mL10倍土壤稀释液的上清液加入含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x102倍稀释液,依次等比稀释直到1x106倍。两种土壤样本稀释操作相同。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二)实验操作
(5)涂布平板法接种
用移液枪分别吸取0.1mL,1x104、1x105和1x106倍稀释液,滴加到每组平板上,然后取出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将涂布器靠在培养皿的上盖内侧,使其冷却,接着把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上,每次涂布后都要再次灼烧灭菌。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二)实验操作
(6)培养及观察
将培养基倒置培养2-3天。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菌落形态,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将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与实验过程

实验效果与评价

校园土
农田土
实验效果与评价

校园土空白 校园土1x104 校园土1x105 校园土1x106 农田土空白 农田土1x104 农田土1x105
农田土1x106
0 5/122 1/26 1/11 0 47/226 11/36 3/12
/ 6/156 2/59 1/19 / 32/163 9/32 2/9
/ 7/104 2/37 0/14 / 38/172 12/35 5/16
校园土分解尿素的细菌:6x105个/g
农田土分解尿素的细菌:3.9 x106个/g
实验效果与评价

两组土壤实验都有菌落的生长,且在相同稀释浓度中农田土长出了更多将培养基染成红色的菌落。说明农田中存在更多的尿素分解菌,且土壤中存在以其他方式利用尿素的细菌。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们认识到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代谢方式。且意识到尿素选择培养基上长出的不一定是脲酶阳性菌,打破了教材的禁锢。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