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效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高效复习

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浅谈新课标下的中考高效复习一、 精心分析研究,确定最优化的复习方案。
二、抓落实,重过程,促成效,搞好阶段复习。
三、做好几项工作,确保复习有效果。如何“减负”和“优质高效复习” 一、 精心分析研究,确定最优化的复习方案。 1、认真研究《新数学课程标准》和现用教材,弄清《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以便做到“减负”和“优质高效复习”。数与代数
加强的方面:
(1)强调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
(2)增强应用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3)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数与代数规律和模式的探求;
(4)重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
减弱的方面:
(1)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
(2)减少公式,降低对记忆的要求;
(3)降低了对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的要求.关注课程标准,弄清《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 关注课程标准,弄清《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 空间与图形
加强的方面:
(1)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2)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视图与投影等内容;
(3)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
(4)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
(5)重视量与测量,并把它融合在有关内容中,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6)加强合情推理,调整“证明”的要求,强化理性精神.
消弱的方面:
消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定理数量——用4条“基本事实”证明40条左右的结论;删去了大量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认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统计与概率
强调与注意的方面:
(1)强调统计与概率过程性目标的达成;
(2)强调对统计表和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3)注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4)注意统计与概率和其它内容的联系;
(5)注意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和对有关术语进行严格表达.关注课程标准,弄清《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 一、 精心分析研究,确定最优化的复习方案。 2、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和中考质量分析,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是“减负”和“优质高效复习”的有力保证。
一、 精心分析研究,确定最优化的复习方案。 3、认真研究自己的学生,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减负”和“优质高效复习”的有效途径。
整体分析本届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成绩和素质, 适当构建复习的整体框架,从整体上驾驭复习内容、进度、方法、时间以及学业达标测试题的选择。
个体分析每个班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成绩和素质,确定“培优补低”的对象和方法,个别辅导与整体推进相辅相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一、 精心分析研究,确定最优化的复习方案。 4、认真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是“减负”和“优质高效复习”的具体措施。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和所有的复习课时,以周为单位制定计划。计划要有目标意识。复习前和复习中要密切关注学生与中考要求的目标差,通过复习不断地缩小这个目标差,逐步达标。还要有达标的措施。 二、抓落实,重过程,促成效,搞好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注重专题训练,加强能力培养
第三阶段:模拟中考,注重综合训练二、抓落实,重过程,促成效,搞好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应以针对教材知识点为核心开展复习工作,采用按章节顺序系统复习,注意归纳总结知识成网络。
立足课本,系统复习。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二、抓落实,重过程,促成效,搞好阶段复习。第二阶段:注重专题训练,加强能力培养
本阶段以能力为立意,突出“发展性”,追求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主要包括探究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应用与实践能力。题型是提升能力的载体,核心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升能力和数学素养是二轮复习追求的最终目标。 二、抓落实,重过程,促成效,搞好阶段复习。第三阶段:模拟中考,注重综合训练
本阶段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 追求数学水平的有效发挥,大体思路是“抓基础+抓漏洞+抓重点”。这个时候不宜再做偏题、难题、怪题,应注重基础。应重在查漏补缺;状态调整。训练要注意科学性、基础性,避免强度过大的训练;评讲要注意针对性,避免重复复习。
立足课标,回归课本,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有计划的进行模拟训练和迎考技术指导。 三、做好几项工作,确保复习有效果。1、搞好例题教学
例题教学分三步:精选例题,化归提炼和变式引伸。
⑴选好例题,选题要思考,不能以多取胜,搞题海战术。
——有什么用?――认清功能;
——用来干什么?――认清目的;
——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从实际出发
⑵化归提炼就是要化归解题方法,探求解题规律,优化解题策略。
⑶用好例题,用好变式。
设计变式型问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采用题组的形式一题多变):提高学生应变思维能力;
陈题新讲:将其变化延伸,拓展学生思维,于旧题中挖出新意;
深题浅讲:找准突破口,巧妙降低难度,将大题化小,深题化浅。
要注重精讲精练,懂一题,悟其妙,通一类。例:对于二次函数: y=-x2+5x-4
①请指出它的图象的开口方向,求出它的对称轴、顶点坐标、与y轴的交点坐标、与x轴的交点坐标。并画出草图。
②观察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③当x取何值时,y>0, y=0, y<0?
④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如果有,请求出,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
⑤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
⑥设抛物线交轴于A、B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C,计算△ABC的面积。
⑦除了顶点C外,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一点P,使得S△ABP = S△ABC 例题:如图,已知△ABC中,∠ACB=90°,以△ABC的各边为一边作正方形,S1、S2、S3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则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用好例题,用好变式用好例题,用好变式以△ABC的各边为长边在△ABC外
⑴ 以各边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呢?
⑵ 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呢?
⑶ 以△ABC的各边为长边在△ABC外作矩形,使其每个矩形的宽为长的一半呢?例题: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是 。 用好例题,用好变式用好例题,用好变式s1+s2+s3+s4= 例题:如图,梯形ABCD中,AB∥DC, ∠ADC+∠BCD=90°,且DC=2AB,分别以DA、AB、BC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 。用好例题,用好变式用“建水泵站”这一数学模型解几何中最值问题例1、如图 1 , A、B 两个村子在河CD的同侧,A、B两村到河CD的距离分别为AC=1 km,BD=3km,且CD=3 km,现要在河边CD上建一水厂向A、B两村输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工程费用为每千米2万元,请你在河CD上选择水厂位置O,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并求出铺设水管的总费用F ?用“建水泵站”这一数学模型解几何中最值问题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动点M (x,0)到定点P (5,5 )、Q( 2,1 )的距离分别为MP、MQ,那么当MP+MQ取最小值时,求点M的横坐标。用“建水泵站”这一数学模型解几何中最值问题例 3、设正△ABC的边长为2,M是AB边的中点,P是BC边上任意一点,PA+ P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s和t,则s-t= 用“建水泵站”这一数学模型解几何中最值问题例4、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E在BC上,BE=2,CE=1, P在BD上,求 PE与 PC的长度和的最小值。用“建水泵站”这一数学模型解几何中最值问题例5、如图5,设半径为R的半圆的圆心为O,直径为AB,C、 D是半圆上两点,若的度数为120,的度数为30,动点P在直线AB上,则CP+PD的最小值是 。 用“建水泵站”这一数学模型解几何中最值问题例6、(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
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Q点坐标. 2、上好数学习题、试卷讲评课
中考模拟测试是总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习题课或试卷讲评也是常见的重要课型。讲评课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途径,是升华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做好试卷的统计工作:考试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错误率统计:出错的类型及人数,解法精彩的学生和有代表性错误。
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分析错因,避免再错,是讲评的关键三、做好几项工作,确保复习有效果。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学习中有两个不等式:
学习时间≠学习效果,
知识掌握≠考试成绩,
答题技巧、考试心态、身体状况等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三、做好几项工作,确保复习有效果。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清楚该学什么(内容),该怎么学(方法)
早省:今天要学什么?晚思: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习的时候,采取“四定法”:
一定向(学什么),
二定量(学多少),
三定时(花多少时间完成),
四定法(怎么学)。 三、做好几项工作,确保复习有效果。备战中考要牢记:
知识技能是根基,
发展能力为核心,
思想方法长相忆。
总结语: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