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1坚持依宪治国


读教材P20-P25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宪法的构成
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自主预习
01
根本的活动准则
输入标题内容
输入标题内容
输入标题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您准备好的文本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您准备好的
请在此处输入您准备好的文本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您准备好的
宪法的构成
根本的活动准则
序 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 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本任务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第三十五条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八条
·请认真阅读宪法上述条款,指出它们分别涉及什么内容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权
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内容——宪法规定国家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标志
宪 法
第三单元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大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应、国收、国微、首都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 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 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 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 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 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 式通过并公布施行。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02
输入标题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您准备好的文本内容
【第五条】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
【宪法文本】
根本的活动准则
根本的活动准则
刘宝华被查!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宝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网红直播带货售假被抓
廖某及其团队知假售假,假冒奢侈品直播销售。出售的价格是正品店内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廖某及其团队6人已被虹口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畅所欲言】
结合【宪法文本】和教材相关内容谈一谈这两起案件带给你的思考和启示。
笔记
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 可 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
的活动准则。
你赞成谁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根本的活动准则
笔记
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的地位/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我国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思考: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
探究与分享P24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国家生活中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法律条文
比较一下,这些法律和宪法在法律效力上有什么不同?
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大制定,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
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思考:说说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探究四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2)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P25
国务院制定:如《治安国管理处罚法》、《盐业管理条例》等。
地方立法主体制定:如《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陕西省消防条例》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规
宪法
法律
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母法
子法
知识拓展
民法典、刑法、民诉、刑诉、经济法、行政法六大基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提议
通过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
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原因:①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②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原则性
(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具体落实
(实现基本权利)
宪法 其他法律
内容
法律效力
制定
修改 提出
表决
公布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制宪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依一般程序,有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由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提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成员10人以上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可以提出。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予以公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一般性问题、某一方面的规定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本课小结
根本的 活动
准则
最高的 法律
效力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宪法的构成、内容
2.维护宪法权威
2.1坚持 依宪
治国
为什么
如何做
本课小测
1. (2021四川广安)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D
解析: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进行了宪法宣誓,表明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①②③正确,可当选;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本课小测
2. (2021 玉林)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该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  )
A.刑法 B.环境保护法 C.宪法 D.民法
C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宪法,C符合题意,可当选;
本课小测
3. (2022 泰州)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C
解析: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C符合题意.
本课小测
4. (2022 百色)我们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这是因为我国宪法(  )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根本法,故①②④正确;
本课小测
5. (2021江苏扬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保障宪法实施就要(  )
①坚持依宪治国
②树立尊重宪法的理念
③加强宪法监督
④用宪法落实其他法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保障宪法实施就要树立尊重宪法的理念,加强宪法监督,坚持依宪治国,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其他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落实。故选:A。
本课小测
6. (2021江苏南京)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行为犯罪与否的专门法律
③一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的根本法
④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宪法是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宪执政,故①④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