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新课导入宪法是什么 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 为什么说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作出规定 阅读教材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自学导航0103020405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和做法?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如何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党和宪法法律的关系?0601、坚持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抗战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21年1949年1956年1978年201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新时代站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起来强起来结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成就1919年(1)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由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决定:①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理想和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地位、作用: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补】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C.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P4世界上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呢?5个: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共消失,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消失了。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中国抗疫的制胜密码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运筹帷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为抗疫斗争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闻令而动,制定周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团结带领群众坚定不移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亿万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众志成城的英雄气魄与疫病展开了世所罕见的战略决战。(1)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领域各方面各环节。P4(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党如何根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领导立法: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绿色发展的远景目标,长江保护法诞生。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海外追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无不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支持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带头守法:通过宪法宣誓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更能激励宣誓人压实责任、明确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前行。注:党没有立法权,不是立法机关注:党是依法执政,不是依法行政3.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P4-5①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宪法法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概念区分:人民和公民区别 人民 公民含义不同 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性质不同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有关)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 (不管是犯人还是未成年人)。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不是社会敌对分子的属于人民。公 民人民知识延伸权力 VS 权利国家权力(公权力)政治概念。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如:国家权力;国家的政治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权利(私权利)属法律概念。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或行使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1803-04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也称为生产手段,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探究与分享: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年满18周岁学生投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上四幅图中,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行使选举权等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管理。此外,公民还可以通过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等。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呢?宗教信仰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④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军队彰显了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坚定决心,展示了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大实力。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笔记: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P4-P6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①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是什么?(P7)笔记区尊重和保障人权3小组探究与分享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利劳动权人权即与人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权利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8)主体广泛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课堂笔记五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对于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发“灾难财”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给予严重处罚。各级监察机关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开展精准监督,推动公安、发改、教育、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履职尽责、联防联控。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检察院依法对销售伪劣口罩的邵某某、毛某某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重点针对《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法治宣传。 习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结合各地防疫冠状病毒肺炎采取的措施,总结归纳如何依法保障人权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①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全民普法: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课堂笔记六课堂小结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如何保障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党的性质、宗旨、目标,领导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什么:最大的人权、宪法原则、人权的广泛性怎么办: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