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二框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导学案
【课标解读】
政治认同:实践不断发展,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我们以实践为基础,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善于开拓创新。
科学精神:深刻领会联想思维的基本特征,探寻思维发展规律,掌握科学联想的基本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公共参与:创新不可能凭空进行,需要我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思考,在实践生活中自觉训练联想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预习自测】
1.气象学家洛伦茨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的提出表明(  )
A.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必然的
B.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直接的、偶然的
C.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D.复杂性事物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
2. 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是( )
A.人们的联想是不是足够夸张
B.联想是否足够离奇
C.联想是否准确
D.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核心知识点】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基础(必要性)
(1)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2)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寻求问题的解决。
联想思维的含义
(1)含义: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依据: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3)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①思维在联想之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4、联想思维的评价依据和提高途径
(1)评价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2)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
(1)地位: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2)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方式
①在功能上有可以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如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②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③可以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顺应性迁移(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球”,由足球、篮球等组成,现在学习乒乓球,把它纳入“球”的原有结构中,既扩充了球的概念,又获得了球这一新概念的意义。)
(4)作用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要实现由“此岸”到“彼岸”触类旁通的过度。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想象
(1)地位—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2)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3)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如:美人鱼
(4)类型: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5)方式
①形象化想象
含义: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作用: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②“假如”式想象
含义: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6)作用
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1)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2)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体系构建】
【习题演练】
1、根据蝙蝠超声波定位器的原理,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该探路仪内置有超声波发射器,盲人持有后可以发现电线杆、楼梯、桥上的人等。现在,也制造了具有同样作用的“超声波眼镜”。仿蝙蝠超声波定位器进行研发工作( )
①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了类比推理
②符合思维的概括性,把握了不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③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实现事物创新
④运用联想思维,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传说鲁班和徒弟上山砍木材,手不小心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鲁班摘下叶子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都长着很锋利的齿牙。此后,鲁班发明了锯,大大提高了砍木材的效率。“锯”的发明,是由于( )
①运用了联想思维,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
②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其中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③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以非连续的跨越性方式联结起来
④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数量,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你有没有想过,假如霸王龙来到今天的世界,它们还能活下来吗?假如自行车的速度可以匹敌光速会怎样?人插上翅膀也能飞起来吗?……科普读物《假如地球是个甜甜圈》通过这些看起来荒谬可笑的问题,让我们对现实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很多科学道理。由此可见,提出“假如”式问题可以( )
①依托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帮助人们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②通过展开有意想象,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③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
④运用迁移方式实现由此及彼的认知过渡,另辟新径开拓可能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福州市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经现场勘验和对报警人的询问,民警判断嫌疑人作案后很可能在房屋内过夜。由于该房屋为新房,客厅墙上被打死的蚊子引起民警关注。经比对,该蚊子血迹成功比中前科人员柴某的DNA。经审讯,柴某承认了犯罪事实。由此可见( )
①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反映
②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
③无意想象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④有意想象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D B A 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