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配合物的稳定性 教案(表格式)《无机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配合物的稳定性 教案(表格式)《无机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配位化合物备课教案
序号 周次
授课章节 名称 学习情境 3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任务五 (3)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教学目的 了解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的移动
教学重点 稳定常数,配位平衡的移动 教学难点 稳定常数应用
课型 新授课 学时 2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时间 分配 能力 培养
Ⅰ.组织教学 复习 配合物结构与命名 5分钟
Ⅱ.教学过程 三、配合物的稳定性 (讲述) 含配离子的可溶性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内界和外界全部离解,如 [Cu(NH3)4]SO4[Cu(NH3)4]2+ + SO42- 离解出的配离子在水溶液中有一小部分会再离解为其组成离子和分子,这种理解如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存在着离解平衡,亦称为配位平衡。 [Cu(NH3)4]2+Cu2+ + 4NH3 对于不同的配离子,离解的程度不同。为定量描述不同配离子在溶液中的离解程度,一般用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或稳定常数()来表示。 1.配离子的离解常数 当配离子在溶液中离解达达平衡时, [Cu(NH3)4]2+ Cu2+ + 4NH3 其平衡常数为: = (或)称之为配合物[Cu(NH3)4]2+的不稳定常数。一般来说,越大,配离子离解出来的各物质浓度也越大,说明该配离子越不稳定。 若以配离子的生成表示上述平衡,则相应平衡常数称为该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用表示。如 Cu2+ + 4NH3[Cu(NH3)4]2+ = (或)值越大,表示该配离子在水中越稳定。 显然任何一个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与其不稳定常数互为倒数关系: = 2.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1) 计算配合物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 【例3-15】 【例3-16】 (2)判断配离子与沉淀之间转化的可能性 【例3-17】 【例3-18】 3.配位平衡的移动   金属离子Mn+和配位体A-生成配离子MA x (n-x)+,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Mn+或A-的浓度,会使上述平衡发生移动。若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Mn+生成难溶化合物,都会使平衡向左移动。若改变溶液的酸度使A-生成难离解的弱酸,也可使平衡向左移动。 (1)与酸度的关系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所有的配位体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碱。因此,在增加溶液中的H+浓度时,由于配位体同H+结合成弱酸面使配位平衡向右移动,配离子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酸效应, (2)与沉淀反应的关系 (3)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配位反应的发生可以改变金属离子的氧化能力,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4)配位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金属离子Zn2+和配体NH3都分别涉及两个配位平衡,究竟平衡朝哪个方向移动,取决于Ks1与Ks2、Ks1与Ks3的相对大小。一般平衡总是向生成配离子稳定性大的方向移动,两种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相差越大,转化越完全。 5分钟 10分钟 40分钟 25分钟 分析 理解 识记 理解 记忆 应用
Ⅲ.小结、布置作业 5分钟 运用
课后记 配合物稳定性的应用结合酸碱平衡常数来理解,有较大的帮助。配位平衡的移动关键在于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