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10课 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10课 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科学态度目标:
对认识太阳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
【重 难 点】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师准备:圆形纸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大家都知道太阳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关于太阳,你知道多少?”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认识太阳)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
1学生提出问题,如:(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2)太阳有多大 (3)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4)太阳与地球有什么不一样 (5)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展示有关太阳的视频。
2.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给各个小组分发研究问题。
(1)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汇总。
(2)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解决的问题结果。
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日核、辐射层、光球层、对流层、色球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利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研究太阳可以借助查阅资料等方法。】
教师展示太阳结构的图片,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太阳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
(二)太阳有多大?
1.交流:从资料中我们知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 千克(地球的33万倍)。那为什么太阳看上去并不大?
2.讨论:小组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3.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各小组找两名同学进行模拟实验。一名同学拿一个圆形纸板模拟太阳,站立不动;另一名同学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测看到的圆形纸板的直径并将结果告知记录的同学。拿尺子的同学往后退,记录的同学记录该同学退后的距离和目测看到的圆形纸板的直径。
4.小结: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因此,虽然太阳很大,但在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并不大,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
三、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练习
我会填
1.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内部温度约为( )℃。
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 )。
3.太阳直径大约是( ),相当于地球直径的( );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
(二)单选题
1.下面关于太阳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一样高。
B 太阳的表面温度比内部温度高。
C太阳的内部温度比表面温度高。
2.关于恒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B 恒星自身能发光发热。
C宇宙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
3.太阳看上去并不大是因为( )
A 太阳本身就不大。
B 太阳距离地球太远了。
C 太阳被遮住了一部分,所以看起来不大。
4.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 )
A 固体星球。
B 气体星球。
C 液体星球。
(三)判断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都属于行星。( )
2.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 )
3.太空中的所有恒星都可以自己发光,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
4.太阳能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 )
5.天空中的星星像太阳一样大多数都发光发热。( )
(四)简答题
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并不大
五、拓展活动
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太阳能造福我们的生活?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密,课后请大家继续查阅资料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板书设计】
10.认识太阳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
核心区 辐射区 对流区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属于恒星 地球属于行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