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二力平衡讲义(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二力平衡讲义(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8.2 二力平衡
知识点讲解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例子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滑冰运动员在赛道上匀速转弯 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
C.飞机斜向上匀速直线飞行 D.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
2.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 B.
C. D.
3. 把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4.用绳分别系住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甲物体匀速上升,绳的拉力为F1;乙物体匀速下降,绳的拉力为F2。忽略空气阻力,则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5. 金秋十月,陇原大地硕果飘香,田间呈现一片丰收景象。如图所示,用手水平托住苹果静止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对手的压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所示,某人用力F把重为G的木块紧紧压在天花板上面,天花板对木块的压力为N(不为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与天花板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的重力与人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木块的压力和天花板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都不是相互平衡的力
7.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如图所示,各图与相应描述相符的是(  )
A.如图: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B.如图:跳水运动员跳离跳板后仍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如图:机器人站立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图:运动员滑雪时受到的重力和滑雪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起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的拉力是6 000 N.若起重机改用2 m/s的速度吊着同一重物匀速下降,钢丝绳的拉力是(  )
A.一定等于6 000 N B.一定小于6 000 N
C.3 000 N D.小于3 000 N
二、填空题
9.重为450N的某同学站在地面不动,他受到   和   力,这两个力是一对   力。
10.如图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轨道。该卫星   (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如果当其运行到A点时受到地球的引力突然消失,它将会沿轨道   (选填“a”、“b”、“c”或“d")做运动。
11.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通过改变钩码   来改变力的大小;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是为了验证不在   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12.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汽车的惯性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3.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降,降落伞和运动员的重力分别为200N和650N,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重力的方向是   ,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大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4.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系于玩具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木板两端的滑轮,并同时增减两端钩码的个数。当两端钩码数相等时,小车将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这说明,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    相等的条件;
(2)在(1)实验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力平衡时是否在    ;
(3)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方案,比较图甲和图乙的两种方案,图   选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    。
1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设置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现保持F1与F2的大小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发生转动,据此可以得出二力平衡时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红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5)小华认为,若采用如图丁所示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此方案无法实施。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D
7.C
8.A
9.重力;支持;平衡
10.不是;c
11.个数;同一直线
12.加速;不变;不是
13.竖直向下;850
14.(1)平衡;大小
(2)不能;同一条直线上
(3)甲;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15.(1)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2)在同一直线上
(3)D
(4)能
(5)重力;拉力;拉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