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11.2 功率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11.2 功率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2 功率
1.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和单位: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2.功率的定义式:;
3.功与功率:功与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与功率跟时间这个因素有关。
4.功率的计算
普遍公式 ,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表示做功的多少,单位是焦耳;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
推导公式
注意事项 (1)P、W、t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和同一物体; (2)具有普遍性,不限制物体的运动状态; (3)题目中若出现距离,则考虑公式; (4)若出现速度,没有距离,则考虑公式P=Fv
5.比较功率的大小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比较大小: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
(2)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
(3)做功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公式计算,然后进行比较。
【题型1】 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点拨 比较不同物体做功的快慢,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或比较做同样的功所用时间的长短。如果时间不同,做的功也不同,则需要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2023春 槐荫区校级月考)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
方法②:相同的做功比较时间的多少。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用挖土机挖土比人力挖土快得多,所用的是判断方法   ;物理学用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是相同的(以上两空选填“①”或“②”)。
【答案】①;①。
【分析】判断物体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①做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用时越长,做功越慢;②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解答】解:比较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挖土多少,即做功的多少;比较可知,挖掘机做功多,做功快;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为P,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①;①。
【点评】(1)正确掌握功率的定义、公式、计算。(2)判断物体的做功快慢采取控制变量法。
【变式1-1】(2023 青羊区校级模拟)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分析】要比较功率的大小,有三种方法:
①做功时间一定,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功率大;
②做功的多少一定,做功时间短的,功率大;
③分别测出功率,进行比较。
比较功率不一定必须测出功率。
【解答】解:爬楼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率P,若做功时间t一定,测出各自的质量m和爬楼的高度h,mgh越大,功率越大;
控制爬楼高度一定,测出各自的质量m和爬楼时间t,若的比值越大,功率就越大;
测出各自的质量、爬楼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根据P,求出功率,比较功率的大小。所以三种方法都是可以的。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爬楼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然后根据比较功率的方法来解答。
【变式1-2】(2023 虹口区校级期末)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大人用时15s,小孩用时25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答案】D
【分析】(1)两人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运到三楼,根据公式W=Gh比较大人和小孩对砖做功的多少;
(2)根据功率的公式P比较大人和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解: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砖的总重力相同,砖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公式 W=Gh可知,大人和小孩对砖所做的功相同;
运砖时,上升的高度相同,小孩用的时间比大人多,大人和小孩对砖所做的功相同,根据公式P可知,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大,大人对砖做功更快,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的大小比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变式1-3】(2023春 胶州市月考)甲、乙两人做功的多少之比为2:3,做功所用时间之比为3:5,则甲、乙做功的快慢之比为(  )
A.9:10 B.6:15 C.10:9 D.15:6
【答案】C
【分析】已知甲、乙两人做功之比和时间之比,可利用公式P计算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即做功的快慢之比。
【解答】解:甲、乙两人做功之比W甲:W乙=2:3,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3:5,
则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即快慢之比为:10:9,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代入数值的时候应注意要一一对应,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题型2】 对功率的理解
方法点拨 熟记功率的基本概念,注意区分功率与功,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是由做功的多少与做功所用时间共同决定的,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是不同的。
(2023春 青县期末)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秒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汽车上坡时要减速,是为了增大牵引力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一定少
【答案】D
【分析】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由所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时间决定。
根据公式PFv可知,汽车的功率是一定的,其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
【解答】解:A、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由所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时间决定,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公式PFv可知,汽车的功率是一定的,其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汽车上坡时要减速,是为了增大牵引力,故B说法正确;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说法正确;
D、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物体做功多少除了要考虑功率还要考虑做功的时间,功率小但是时间长做功不一定少,D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的概念,功率和功的关系。
【变式2-1】(2023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小亮在夏天的某个周末参加实践活动,利用小推车帮助农民爷爷搬运西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小推车的力越大,对小推车做的功越多
B.推小推车的距离越远,对小推车做的功越多
C.推力做的功越多,表示做功越快
D.推力做功的功率越大,做功不一定越多
【答案】D
【分析】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计算公式为W=Fs;②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计算公式为P。
【解答】解:AB、由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推小推车时做功的多少与推力大小和距离远近都有关系,只知道一个因素无法判断做功的多少,故AB错误;
C、只知道做功的多少,不知道做功时间,无法判断做功快慢,故C错误;
D、功率越大表明做功越快,不知道做功时间,无法判断做功多少,故D正确。
【点评】理解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同时要认识功和功率的公式,并注意区分功率与功的不同。
【变式2-2】(2023 济南)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巍巍珠峰再次见证历史!如图所示。在他们从山脚下到峰顶的过程中,体重(含装备)越大的队员一定(  )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
【答案】A
【分析】功表示物体在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解答】解:从山脚到峰顶的过程中,各科考队员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根据公式W=Fs=Gh可知,体重越大(含装备)越大的队员,做功越多;
因为从山脚到山顶各科考队员所用的时间未知,根据公式P可知,功率的大小无法比较。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率概念,以及功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变式2-3】(2023秋 无锡期末)体育课上,老师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来控制同学们完成20个仰卧起坐的快慢。调节后改变了同学们做仰卧起坐时(  )
A.功率的大小 B.做功的多少
C.所需力的大小 D.重心上升的高度
【答案】A
【分析】根据功率的定义分析(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做仰卧起坐时,每次所做的功相同,则完成20个仰卧起坐做的总功相同,老师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改变了同学们仰卧起坐的快慢,则学生做功的时间改变,所以做功的功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其实质是改变功率的大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功率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题型3】 功率的计算
方法点拨 1.计算功率时,公式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而推导公式P=Fv一般用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2.汽车爬坡时为什么要用低速挡。由推导公式P=Fv可知,在功率一定时,速度越小,汽车获得的牵引力越大,爬坡越容易。
(2023春 江岸区校级月考)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箱体连同货物的质量为1.2t,在10s内从地面上升到5楼,如果每层楼高3m,升降机的电动机的功率为(  )
A.18W B.14.4W C.18kW D.14.4kW
【答案】D
【分析】根据公式G=mg计算出重力,根据公式W=Gh来计算电动机所做的功,再根据公式P求出功率。
【解答】解:由题可知,升降机的箱体连同货物的重力为G=mg=1.2×103kg×10N/kg=1.2×104N,升降机将箱体连同货物从1楼升到5楼的高度为12m,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功为W=Gh=1.2×104N×12m=1.44×105J;升降机的电动机的功率为P1.44×104W=14.4kW,故D正确,ABC错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功、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变式3-1】(2023秋 永修县期末)一起重机将重为1.2×104N的钢材2秒内竖直匀速提升3m后,又用了4秒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功率  W。
【答案】3.6×104J;6000。
【分析】根据功的定义可知,起重机提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的过程,起重机向上的拉力没有对重物做功;根据功和功率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起重机提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的过程,起重机向上的拉力没有对重物做功;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
W=Fs=1.2×104N×3m=3.6×104J;
做功的功率:P6000W。
【点评】本题有两处容易出错:一是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向上的拉力没有对物体做功;二是整个过程中做功的功率应为平均功率,即时间应为物体竖直上升和水平移动的时间之和。
【变式3-2】(2023 常州)初中生小明回家上楼,用30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过程的功率大约为(  )
A.1W B.10W C.100W D.1000W
【答案】C
【分析】先估测人的质量和走上三楼的高度;根据质量求出重力,再根据W=Gh求出他上楼时做的功,由P求出功率。
【解答】解: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每一层楼的高度为3m,从一楼走到三楼,上升的高度为6m;从一楼走到三楼做的功:W=Gh=mgh=50kg×10N/kg×6m=3000J,从一楼走到三楼的时间为30s,则他上楼时的功率:P100W,故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功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变式3-3】(2023春 江岸区校级月考)电动叉车托着质量为100kg的货物,在25s时间内沿水平方向行驶100m,如图甲所示;接着在10s内把货物匀速竖直提升1m,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叉车水平行驶时克服货物重力做功为1.0×106J
B.叉车水平行驶时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为4.0×104W
C.叉车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克服货物重力做功为1.0×103J
D.叉车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103W
【答案】C
【分析】AB: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据此分析水平行驶过程中,叉车对货物是否做功;CD、根据W=Gh计算叉车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克服货物重力做功,根据P计算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AB: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水平行驶过程中,叉车对货物没有做功,功率为0,故AB错误;
CD、叉车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克服货物重力做功:W=Gh=mgh=100kg×10N/kg×1m=1000J;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P100W,故C正确,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
【题型4】 功率的有关图像问题
方法点拨 通过图象来考查功率,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能够从图像中找出求解功率需要的有用信息。
(2023秋 黄埔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恒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经过A、B、C三个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且三个区域的距离均为3m,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在B区不做功
B.拉力在C区所做的功为20J
C.拉力在A区做功的功率为30W
D.拉力在A、C区做功的功率相同
【答案】D
【分析】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用以上规律,结合题目和图像,可知物块在0~2s内在区域A做加速运动,在2s~3s内在区域B上做匀速运动,在区域C做减速运动,根据W=Fs得到区域C做的功,根据W=Fs得到区域A做的功,根据P得到拉力在A区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A、在2s~3s内在区域B上做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拉力做功,故A错误;
B、在区域C做减速运动,拉力在C区所做的功为:WC=FsC=10N×3m=30J,故B错误;
C、拉力在A区做的功:WA=Fs=10N×3m=30J,拉力在A区做功的功率:PA15W,故C错误;
D、拉力在C区所做功的功率:PC15W,拉力在A、C区做功的功率相同,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结合运动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变式4-1】(2023春 江岸区校级月考)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16s时的速度大于4s时的速度
B.0﹣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D.0﹣12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答案】B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运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2)从图象上分别读出0~6s和6~12s过程中通过的距离,根据W=Fs比较拉力做功的多少;
(3)根据P=Fv判断功率的变化;
(4)由s﹣t图象可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大小相等。
【解答】解:A.物体0﹣12s内的速度是0.5m/s,物体12﹣24s内的速度是0.167m/s,物体16s时的速度小于4s时的速度,故A错误;
B.0﹣12s物体运动了6m,12s﹣24s物体运动了2m,由图可知物体在每段时间内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等于摩擦力,摩擦力没变则拉力不变,根据公式W=Fs可知,0﹣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故B正确;
C.在相同的时间里,0﹣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较大,则功率也较大,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物体前12s内和后12s内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摩擦力不变,则拉力不变,故D错误。
【点评】根据图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及速度大小的关系,知道平衡力的辨别和功、功率的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变式4-2】(2023春 鄠邑区月考)如图(a)所示,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分别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木块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像可知,木块两次所受摩擦力f1   f2,拉力做功的功率P1   P2,相等时间所做的功W1   W2。(以上均选填“>”“<”“=”)
【答案】=;>;>。
【分析】(1)由s﹣t图像可知木块两次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系,根据速度公式可知两次速度的大小关系;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据此比较木块两次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据此比较木块两次受到拉力的大小关系;
(3)根据PFv分析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4)根据W=Fs=Fvt分析相等时间所做的功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b)的s﹣t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木块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根据v可知v1>v2;
同一木块两次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即f1=f2;
由s﹣t图像可知,木块两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即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变,则两次拉力相等,即F1=F2;
因F1=F2、v1>v2,所以根据PFv可得P1>P2。
由W=Fs=Fvt可知,相等时间所做的功W1>W2。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木块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根据P=Fv判断功率的大小关系。
【变式4-3】(2023春 鱼台县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   J;在9~12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W。
【答案】0;18。
【分析】(1)从速度图象中分析0﹣3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可得出物体此时所处的状态,然后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解答;
(2)首先从速度图象中9﹣12s得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对应的从F﹣t图象中得出推力;再利用P=Fv求出功率。
【解答】解:(1)由丙图知:0﹣3s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有力无距离,所以,推力对物体做功0J。
(2)由丙图知,9﹣12s时,物体匀速运动,v=3m/s,由乙图知,9﹣12s时,F=6N,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6N×3m/s=18W。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及力的合成的应用,要求能熟练读图,根据平衡状态中二力平衡找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