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描述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2.描述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感受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学习重点: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产生的过程。【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耳是接收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 1.耳的结构与功能耳2.听觉的形成·学习小助手·记忆耳的结构时要结合听觉形成的过程去记,从外到内记住每个结构及其功能。·巧学妙记·巧记歌诀耳郭、耳道成外耳,收集声波向里传;鼓膜、小骨和鼓室,振动传递在中耳;半规、前庭和耳蜗,感受声波在内耳;神经传导声刺激,声音产生在大脑。知识点二 嗅黏膜、味蕾和人体的其他感受器 1.嗅觉(1)感受器:位于 顶壁,叫作嗅黏膜。 (2)嗅觉的形成:“嗅细胞”受到刺激产生 ,冲动沿嗅神经传入 形成嗅觉。 (3)嗅觉能力的测定:用能够引起 的气味物质的 浓度来表示。 2.味觉(1)感受器:主要分布于 的上表面,特别是 和 。 (2)舌面各部分对味觉的敏感性①舌尖对 最敏感。 ②舌的外侧对 最敏感。 ③舌根对 最敏感。 3.触觉(1)概念: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 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 ,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 等情况作出一定 。 (2)各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①人体的唇、 、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感。 ②肢体的 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要敏感。 4.温度觉(1)感受器:位于 和黏膜内。 (2)温度觉的特点: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 。 ·名师点拨·眼球、耳、鼻腔嗅细胞、舌以及皮肤都只是一些感觉器官,只是负责接受刺激,所有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耳与听觉【情景呈现1】医生和患者角色扮演:有一位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需要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合作探究】推测一下,耳聋有几种类型 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情景呈现2】观看动画《听觉的形成》,动画结束后,制作写着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等结构名称的小卡片。 【合作探究】1.将小卡片按声波的传导顺序用箭头连起来。 2.试着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任务驱动二 其他感觉【情景呈现1】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合作探究】嗅觉感受器位于哪里 嗅觉是在哪里产生的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了什么 【情景呈现2】准备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还有一杯温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你会感到温水很热,但是如果你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就会到温水很凉。【合作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情景呈现3】吃药时,有人因为药太苦就喜欢把药放在舌根位置,以方便药被顺利吞下。你喜欢把药放在舌头的什么位置 下次把药放在其他位置,看看还这么苦吗 【合作探究】通过实验得知,味觉感受器接受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舌的哪些部分对酸、甜、苦、咸比较敏感 【答案】1.耳2.听觉的形成【答案】1.(1)鼻腔(2)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3)嗅觉 最低2.(1)舌 舌尖 侧缘(2)甜、咸 酸 苦3.(1)接触 存在 光滑程度 判断(2)鼻尖 腹侧面4.(1)皮肤(2)冷 温【答案】【情景呈现1】【合作探究】答:耳聋有两种类型:非神经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由外耳道堵塞或鼓膜、听小骨受损,声波无法传到内耳而引起的;神经性耳聋是因为内耳、位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所以作为医生应先检查患者耳的内部结构是否受损,若患者的耳结构完好无损,但没有听觉,说明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情景呈现2】【合作探究】1.答: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任务驱动二【情景呈现1】【合作探究】答: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作嗅黏膜,这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人的嗅觉容易适应环境。【情景呈现2】【合作探究】答: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情景呈现3】【合作探究】答:味觉感受器接受的适宜刺激是溶解在唾液中的物质。舌尖对甜、咸最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