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滑轮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及斜面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在课标中,本节内容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2.2.6 知道简单机械。3.2.4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本节设计中还参照了课标中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中“物理学与工程实践”,5.2.1了解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案例,体会我国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5.2.2 体会物理学对工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滑轮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本节是在学习了定滑轮、动滑轮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滑轮组是对简单机械学习的深化,为机械效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但抽象思维还有待发展。经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对滑轮从形象上有了基本认识,这是学习本节的基础之一。另外,学生们已经具有平衡力的知识,能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学生们缺乏生活经验,但对物理实验和实践充满兴趣,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在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实验为依托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4.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机械的使用特点。核心素养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养成探索世界,发现世界物理规律,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如何绕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使用特点。难点:理解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一:课堂引入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组装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小组合作】利用组内器材组装滑轮组。 学生互相讨论、分析: (1)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一:课堂引入 【指导调控】引导提问:定滑轮有什么优点 动滑轮又有什么优点 能否将两者的优点组合在一起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思考上节课的内容,并关注学生的秩序。 【归纳总结】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概念: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2)动滑轮的特点:省力,费距离,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交流展示】 错误观点: (1)绳子一端固定并绕线后滑轮不能转动。 (2)绕绳时出现交叉和叠加缠绕现象。 正确观点: (1)绳子固定一端后,顺一个方向绕线。 (2)滑轮组每个滑轮绕线一次。 总结观点: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绕法,绳子的段数,总结: (1)绳端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2)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分析滑轮组绕法,并总结滑轮组的使用特点: (1)省力。 (2)费距离。 (3)方向可以改变。环节二:实验探究滑轮组在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滑轮组在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指导调控】滑轮组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实验,注意调控秩序。 提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归纳总结】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绕线方法,有不同的拉力大小,有不同的移动距离, 有不同的拉力方向。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小组合作】对组装好的滑轮组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 【交流展示】 1.展示形式:演示实验。 学生经过思考后,代表上台展示。 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2.实验现象: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 (1)拉力的大小不同。 (2)移动的距离也不同。 3.实验结论: (1)方向:绳子从定滑轮开始绕线,拉力的方向就向下,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拉力的方向就向上。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总结: 1.强化受力分析,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省力特点,并定量出力F的表达式。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二:实验探究滑轮组在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寻找一下。 总结:F=(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s=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2)力: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3)距离: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所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升高距离的几倍。 2.从距离关系,总结绳端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式。环节三:其他简单机械 【提出问题】我们在学习了杠杆、滑轮后,还有其他简单机械吗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科学世界。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阅读,了解轮轴和斜面。 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第2节 滑轮 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及斜面 一、滑轮组: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二、滑轮组的特点 1.可以省力:F=(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 2.费距离:s=nh。 3.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三、其他简单机械作业布置 1.第十二章第2节第2课时。 2.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