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物体的质量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物体的质量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6.1《物体的质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和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 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 会正确操作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2. 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概念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及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
1. 质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含义,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是学习质量这一物理量的基础。
2. 质量的单位:学生需要了解质量的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3.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这是本节课的实践操作重点,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4.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使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等无关。
5. 培养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例讲解、实验操作、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来突出这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体的质量这一知识点 你还想了解关于这篇教案的哪些内容呢?可以告诉我哦,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三、教学难点
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质量
1. 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2. 质量单位的换算: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和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3.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精度,学生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难以理解,因为质量的属性不像物体的颜色、形状等那么直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质量,以及改变物体的形状、位置等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5.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误差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误差的来源,并学会如何分析和处理误差。
针对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你觉得这些教学难点是否准确呢?或者你还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和我交流哦。
四、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微课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授课模式。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让动手探究实验并做到随学随练,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进行质量测量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质量的概念、单位换算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不同物体的质量不同?”“如何正确使用天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案例分析法: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商品的称重、物体的质量比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6. 游戏竞赛法:设计一些与质量相关的游戏或竞赛,如质量单位换算比赛、天平使用技巧挑战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7. 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你对这些教学方法有什么看法吗?或者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想要和我分享呢?
五、教学用具
橡皮泥、牙膏皮、托盘天平、砝码等
六、教学环节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 向每位学生发放一颗橡皮泥,询问橡皮泥是由什么组成的?比较学生与老师手中橡皮泥哪个所含的物质多?
- 引出质量这个物理量。
2. 新课教学:
-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让学生随意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以及观察思考牙膏皮卷起来,形状改变了,质量是否会变化?思考把这些物体带回家或带到北京去,位置改变了,质量是否会变化?通过活动,让学生总结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和位置等的变化而变化。
- 练一练: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是否变小?钢锭压成钢板,质量是否变大?玻璃杯打碎后,质量是否变化?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是否也变大?把5m长的铁线拉成6m长,铁线的质量是否变化?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否变化?
3. 质量的单位:
- 通过比较学生与老师手中橡皮泥哪个的质量大,大多少?引入质量的单位。
- 介绍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讲解各单位间的换算。
4. 托盘天平的使用:
- 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
- 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 演示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5. 课堂总结:
-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教师总结质量的概念、单位、属性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6. 布置作业:
-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 完成课后练习题。
-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天平测量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