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复习复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认识常见的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了解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4.会用控制变量的原理,探究燃烧的条件。◎素养要求:培养环境意识、环保意识和勇于同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根据示例及本单元知识,小组讨论制作一个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任务驱动二:考查燃烧的条件1.点燃的火柴梗燃烧端朝上时,其未燃尽便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氧气B.火柴梗的着火点升高了C.缺乏可燃物D.燃烧端下方的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其着火点 2.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下图所示:(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 (选填“能”或“不能”,下同)。原因是 。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答案】1.D2.(1)不能 白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2)不能 白磷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3)能白磷既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条件,所以能燃烧跟踪演练1.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要有可燃物参加: 。 【答案】1.(1)4P+5O22P2O5(2)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任务驱动三:考查灭火原理和方法1.一列载有500 t燃油的火车途经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队员迅速将隧道两端封死,并不停地向隧道内注水。由于方法得当,最终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 。 2.某地一棉花店突发大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答案】1.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C跟踪演练2.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答案】2.C任务驱动四:考查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其中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答案】1.C 2.A 3.A跟踪演练3.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答案】3.A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