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预习与练习课前预习一、初读突破字词第一遍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第二遍在书中标出下列词语,读三遍。官吏 作坊 形态各异 惊扰 传神 风貌2.读一读,连一连。mào fàn lì zé lán lǘ gōng tān择 宫 摊 贩 吏 驴 栏 貌3.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乘轿子(chéng shèng) 马笼头(lóng lǒng)4.为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含义。形态各异( ) 惊扰( ) 悠闲( ) 名扬中外( )A.惊动扰乱。 B.闲适自得。C.指很多事物的形态、状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D.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二、再读体会感悟5.读课文,选一选。(1)《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有( ) 。A.好几千个 B. 好几百个 C.好几十个 D.好几个(2)《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 ) 热闹的场面A.汴京 B.长安 C.洛阳 D.南京查阅资料6.张择端是北宋_______,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有《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在音形正确的词语后画“√”,错误的用横线画出来并改正。摊(tàn)饭 官吏(sh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热闹——( ) 紧急——( )风貌——( ) 传神——( )三、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阅读。造纸术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纸浆主要以大麻、藤条、竹子、麦秆中的纤维为原料。后来,日本人也学习掌握了造纸技术。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播到了印度。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 751年。那一年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厂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 因此传到了叙利亚、埃及与摩洛哥。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所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后来意大 利、法国、德国也陆续有了自己的造纸厂。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所以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各主要国家才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1575 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 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世界。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1.在朝鲜和越南传播的纸浆与蔡伦造纸所用的原料相同吗 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短文内容,按造纸术传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填空。朝鲜、越南——( 、 )——( )——(叙利亚、埃及、摩洛哥)——( )——(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 、 )答案课前预习一、2.mào fàn lì zé lán lǘ gōng tān择 宫 摊 贩 吏 驴 栏 貌3.shèng lóng4.C A B D5.B A6.画家 《清明上河图》课后练习一、饭 贩 shǐ lì二、热闹——(喧闹) 紧急——(危急) 风貌——(面貌) 传神——(逼真)三、示例: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有的像锦缎,有的像高耸的宝塔。四、不同。在朝鲜和越南传播的纸浆主要以大麻、藤条、竹子、麦秆中的纤维为原料;蔡伦造纸主要以树皮、麻头、破布等为原料。朝鲜、越南——(日本、印度)——(阿拉伯)——(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墨西哥、美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