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目标】1. 从时空角度梳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经过2.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认识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3.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正确认识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关系4. 认识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塑造家国情怀【课前预习 扎实基础】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概况时间背景范围精神内核2.什么是人文主义?3.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地域 时间 代表人物及成就 思想特色 其他成就兴起意大利扩展欧洲二、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三、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什么是理性主义?启蒙思想人物 主张 共同点思考: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课中探究 素养培育】【唯物史观】文艺复兴的实质1.有人说“文艺复兴”是“挂羊头卖狗肉”,对此你怎么理解?2. 为什么人文主义者要这么做?请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一下【史料实证】宗教改革的内容、影响【学法指导】先对材料进行分层,通过各层的关键信息进行解读材料一 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 没有政府或政府不受尊重的地方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人能保障生命或任何东西……将世俗事务连同宗教事务一起置放在世俗权力之下,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作法……路德做了一件在德意志民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情:将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语。对于德意志而言,语言是这个民族最深刻感情和传统的积淀。——截选自《马丁·路德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诞生》材料三 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历史解释】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1.他们为什么这样说?请根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材料一 启蒙运动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材料二2.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的?【时空观念】【拓展探究】 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材料一:“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伏尔泰《哲学辞典》、《礼俗论》材料二:卢梭对中国的看法就跟伏尔泰颇不一致。他认为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对待帝王若有些小过失,都可以用大不敬罪处死乃至灭族,造成许多冤狱。——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孔子法规”指的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对待中国儒家文化看法不一致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只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家国情怀】迈向文明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 交流互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后小练1.“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C.以神圣主义为文艺核心 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2.路德的“因信称义”,进一步坚定了上帝为自然界制定秩序的信心,强化了上帝创造的是有条不紊的世界的观念,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是最根本的。相信一切事物存在并有其固有的规律,是可以理解和可以预言的。这表明宗教改革( )A.为理性活动解除枷锁 B.强化了对上帝的崇拜C.发现了客观自然规律 D.摆脱了对上帝的迷信3.“牛顿是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可以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能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能同经验相符合。由此……科学已无数次地为牛顿自己和他以后的人所证实。”爱因斯坦赞赏经典力学体系,是因为它( )A.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B.启迪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批判运动C.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和思考方式D.系统合理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大综合4.学者陈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之后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平民阶层,并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开始进行反动。据此,陈锐的观点表明( )A.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 B.抽离信仰和道德的理性缺乏了价值关怀C.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 D.科学社会主义脱胎于启蒙思想中的理性5.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启蒙运动( )A.消除了思想界的分歧 B.注重发动民众的力量C.旨在推动知识的普及 D.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6.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是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接受了17世纪欧洲本土的滋养,它还在全球寻找灵感。17、18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出版了大量作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和异域文明,激起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强烈兴趣。对于致力于铲除欧洲社会弊端的启蒙知识分子而言,没有教会专制、尊重理性的中华文明显然可以充当他山之石。而欧洲独特的社会背景也为哲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18世纪兴旺发达的出版业充当了传播启蒙观念的重要工具。——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历史剧本大纲我的“小教案”绘制思维导图4 / 5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