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案教学目标1. 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今昔对比,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强因之路,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开放观念和世界意识。2通过典型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直观感知邓小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史料阅读、分析的实证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品质。结合历史地图演示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和格局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空间识图和分析能力,渗透时空观念的学科能力。3.通过深圳和浦东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开放的意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的意识。讲授新课拓荒之因—开放的原因问题1:根据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开放?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原因:1.2.3.拓荒之勇—开放的历程建立经济特区:2.经济特区的“特”:问题2: 根据材料思考:经济特区“特”在哪儿?材料一: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摘编自《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材料二: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1.2.3.问题3:根据材料,你从基建兵身上体会到什么精神?泽秀:你好!我们深圳基建工程兵已经建完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正在建设举世瞩目的国贸大厦,我们工程兵在内地修房子,只有四五层,最高就7层,刚开始我们工程兵没有技术,一个月修一层楼,但我们工程兵技术人员攻坚克难,采用创新的高效滑膜工新技术,实现了“三天一层楼”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市政府还赋予我们工程兵更大的去伟规划,如:机场、地铁、公园、商业街等等,都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那时,深圳将建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然后我再把你和孩子母亲接到深圳来入户、就业、工作全家人再也不会分开了,你再也不会吃那么多苦了,全家人其乐融融。那时,我还要亲自带上你和军军游览深圳城市风光,相信这一天美丽梦想一定会实现!你的爱人何林1985年8月6曰精神:3.经济特区的作用:问题4:结合材料和45页课后活动,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中国第一家从事电脑引进和开发的合资企业;采用国际最新技术建起来的最高楼—国贸大厦;采用国际融资的方式建立的一所大学—今天的深圳大学1983年,深圳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11倍,基本建设投资比建国后30年的总和增加20倍作用:4.开放的形成过程小组活动:结合教科书地图,在地图上填空,每组派一名同学在地图上贴出主要开放城市来展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对外开放的过程。问题5:根据对外开放的过程,思考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5.开发浦东的原因问题6:根据地图和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开发开放浦东?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打出了一张“王牌”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显然,在邓小平的战略布局中,上海不只是一座大城市,也不只是一个传统工业基地,而是能够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是面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摘编自《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原因:问题7:根据以下材料,归纳C919的成功试飞你看感悟到什么精神?拓荒之局—开放的拓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中国入世的意义:问题8:根据材料,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和世界意义对中国:对世界:拓荒之魂—薪火相传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