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蜀道难》 第二课时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蜀道难》 第二课时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3.1蜀道难 第二课时 学案
一、温故知新
(一)结合文本,从某一方面说一说为什么蜀道难?(尽可能用文本中的原句说明)
(二)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二、合作探究
1.《蜀道难》第一段中,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请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手法 诗句内容 表达效果
① ② 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③ 黄鹤不得飞过、猿猱愁于攀援 ④
想象、夸张 摹写神情、动作 ⑤ ⑥
点面结合 “上有”四句写的是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青泥岭的具体情况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2.第三段的句式和前两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几句是如何把“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主旨句出现了几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多次出现起什么作用?
四、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 ① ,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 ②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作者奇特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呢?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1.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醒自己,他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眼到、口到。”
B.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C.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墓①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垅穷泉②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③诗人多薄命,就中④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注】①李白墓: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在采石江边(在安徽省当涂县内)。李白墓即托此传说得名。②穷泉:黄泉、九泉。③但是:凡是,只要是。④就中:其中。
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绕田无限草连云”一句,描写了墓地周边青草丛生,田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烘托了生机盎然的氛围。
B.颔联由眼前墓地的景象,联想到李白生前的辉煌,“可怜”“曾有”二词富有浓厚的感彩,直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同情和悲愤之情。
C.颈联“诗人多薄命”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李白起伏坎坷一生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对历代诗人怀才难遇、命途多舛这一普遍现象的无限叹惋。
D.尾联借“渚苹溪藻”来比喻李白过后诗坛暗淡、衰微、平庸的诗作,暗含对所处时代文坛凋敝的批评,也从侧面赞颂了李白艺术才华的卓越。
5.请赏析诗中对比的艺术手法。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注】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6.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的“蚕丛”与《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
B.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7.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8.《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一、温故知新
(一)高 险 烈(难)
(二)①高峻 ②烘托 ③安居难
二、合作探究
1.①引用神话传说 ②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③虚写、衬托 ④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⑤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⑥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2.前两段都是以长句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数都是短句,以四字句为主。好处:与前两段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整散结合的特点,更加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奔放、热烈的感情,也使诗歌语言富于变化。
3.“悲鸟”“古木”是写景,“子规”“夜月”也是写景。但是“号”“啼”写出了情,诗人巧妙地把景与情融合在一起。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愁空山”一句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4.主旨句: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三次:开头、中间、结尾
手法: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
作用:一唱三叹,加深寓意,突出内容,加强情感,富有节奏感。
四、教考融合
1、A
【解析】原文“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是直接引用了《蜀道难》中的句子,引号标示直接引用。A.“心到、眼到、口到”是引用了朱熹的话,引号和语段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引号均标示直接引用。B.“天然史书”是比喻陨石,陨石并不是真的“史书”,故标示特殊含义。C.“形散”是指接下来要论述的对象,标示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对象。D.“希望工程”是资助工程的名称,标示特定称谓。
2、①把“想象”比作“宝剑”,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想象”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宝剑”也是剑客们的重要武器,两者具有相似性;③“想象”如“宝剑”一般作用巨大,是浪漫主义作家写作的利器。
【解析】要求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比喻的相似性,具体作答时,只要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二者为什么具有相似性即可。这句话把“想象”比喻成“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宝剑”是锋利的,可见“想象”是一种利器;而“想象”在浪漫主义作家手中犹如宝剑在剑客手中一般,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这是它们的相似点。
3、①此类诗歌中明显的功利色彩 ②展开丰富的想象
【解析】从后文“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可以推断出第①处应填“此类诗歌中的功利色彩”之类的内容。后文“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则提示了第②处应填的内容,应该是李白写作诗歌时运用了“想象手法”。
4.A
5.诗歌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颔联两句,将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与诗仙生前诗文的辉煌成就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同情和悲愤之情;如尾联中“渚苹溪藻”与“大雅遗风”两处,将后世诗坛的衰微、凋敝与李白才华的卓越进行对比,表达对现时文坛的批评与对李白的赞美;如诗歌表现了李白一生的坎坷,又表现了李白杰出的成就,这也构成一组对比,表达对李白的同情和赞颂。
6.C
7.D
8.相同点:《蜀道难》和《送友人》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不同点:《蜀道难》写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而《送友人》写出蜀道景色的动人优美,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