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课件(33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课件(33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九年级上册 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一轮复习
1
2
3
思维导图
考点分析
核心知识点
4
易错易混点
5
中考真题演练
年份 分值 素材
2022.河南B卷 21 12 交警柔韧执法
2023.河南A卷 10 2 法治副校长小助理协助法治理副校长开展工作。
近3年AB卷考情分析(3年2考)
1、思维导图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的重要性(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
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善治
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性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建设法治中国做法
个人
社会
国家
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性质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做法:国家、公民、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角度、法治与德治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
个人
1、思维导图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2.考点分析(选择法治道路)
(1)对国家和社会:
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对公民: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②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考点一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联系知识点
2.考点分析(选择法治道路)
生活需要法律(法治重要性)(七下87-88)
法治的含义、要求和重要性。(P83、P87~88)
(1)含义: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2)要求: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重要性:①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3)
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地位);(87)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88)
2.考点分析(选择法治道路)
考点二
法治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2.考点分析(描绘法治蓝图)
考点三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______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考点四
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性
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联系知识点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考点分析(选择法治道路)
考点五
价值取向
__________依法执政
__________依法行政
__________严格执法
中国共产党
__________科学立法
__________公正司法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
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
2.考点分析(描绘法治蓝图)
考点五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49
①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②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联系知识点
2.考点分析(描绘法治蓝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5)
3.核心知识点(夯实法治基础)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易错点】
2.法治的要求是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易错点】
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易错易混点(夯实法治基础)
1.实现科学立法就可以建设法治中国。( )
2.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的事,青少年还小,和青少年无关。( )
3.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公民严格执法。( )
改正:执法机关(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改正: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改正: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
×
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改正: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易错易混点(夯实法治基础)
5.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法制等于法治。( )
改正:法治除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制≠法治
×
5.中考真题演练(夯实法治基础)
(2023湖南邵阳)“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材料表明( )
①立法者的素质高低决定国家的强弱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执法者依法办事,国家才会强大
④只要法治力量强大,国家就会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4.中考真题演练(夯实法治基础)
(2023四川达州)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回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反诈问题。该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
③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④杜绝电信网络诈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B本题考查法治的相关知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实行良法之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民主制度,②排除。“杜绝电信网络诈骗”说法太绝对,④排除
4.中考真题演练(夯实法治基础)
(2023云南)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这说明要坚持推进( )
A.公正司法 B.严格执法 C.依法行政 D.全民守法
A
4.中考真题演练(夯实法治基础)
(2022江西)审理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判决善意助人不担责。审理小区保安送老人就医被索赔案,驳回无理赔偿请求。这两个人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司法案例体现的法治价值是( )
①司法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司法满足公民的一切诉求 ④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立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司法满足公民合理合法的诉求,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司法不是立法,④排除。故选 A。
4.中考真题演练(夯实法治基础)
(2022湖北武汉)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决策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表明( )
A.依法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C.全国人大常委会保证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人民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B
2.考点分析(法治政府)
政府作用
政府权力来源
政府的宗旨
政府工作要求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有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法治政府
考点六
2.考点分析(法治政府)
行政机关组成
行政机关性质
国务院性质
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85
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85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88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86
联系知识点
行政机关(八下 行政机关85-89)
2.考点分析(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地位(重要性)
依法行政要求
依法行政地位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利。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依法行政
考点七
2.考点分析(法治政府)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考点八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52-53)
2.考点分析(法治政府)
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职权(八下 88-89)
联系知识点
(自身)①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③ 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权利和责任是完全对等的(×)
2.考点分析(厉行法治)
考点九
如何厉行法治
社会成员
国家
公民
党和政府及其
社会
法治和德治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加强法制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厉行法治要求 地位 示例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前提
基础
防线
关键
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科学立法(例: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两次向社会征求意见。)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例:纠正冤假错案,庭审直播。)
公民尊法学法,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考点分析(厉行法治)
2.考点分析(厉行法治)
考点10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①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__________,又重视发挥道德的_________。
②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_________;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_________。
③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促进作用
教化作用
规范作用
支撑作用
1.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宗旨、要求)
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重要性)
3.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关系)
3.核心知识点(凝聚法治共识)
4.易错易混点(凝聚法治共识)
1.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 )
2.依法治国,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
改正:依法治国,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
5.易错易混点(凝聚法治共识)
(2023浙江金华)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当地政府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承诺“一件事一次办”。这与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 )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材料说明改革的共同追求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①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民主决策,②排除。故选C
C
5.易错易混点(凝聚法治共识)
(2022湖北武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围绕“凝聚法治共识”各抒已见。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小丽: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B.小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C.小玲: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D.小江: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C
5.易错易混点(凝聚法治共识)
(2022湖北荆州)“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是明代政治改革家张居正提出的观点。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大事,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他的这一观点对我国当今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要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有效实施
②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效,建设法治中国
③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④法律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B“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说明要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有效实施;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①③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