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21世纪教育网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新课导入21世纪教育网一首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的,它曾响彻了朝鲜的土地。69年前的今天,19万余名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踏上抗美援朝战场,他们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安全和尊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学习目标把握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重点)运用圈点勾画、摘录和做批注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学习文章叙述、抒情的手法。(难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重点)作者简介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及《魏巍散文集》《魏巍诗选》等。魏巍的《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被称为“中国革命战争三部曲”。写作背景出处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略有改动。事件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结果美国侵略者被赶回“三八线”附近,并于1953年7月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背景文体知识新闻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字音字形坚韧( ) 淳朴( ) 军隅( )摁倒( ) 掰断( ) 脸膛( )阻击( ) 踹开( ) 憋闷( )犁耙( ) 豁亮( ) 千载万世( )rènyúènbāitángzǔbiēchuàihuòpáchúnzǎi( )豁达( )豁口huòhuō豁( )记载( )满载而归zǎizài载( )什物、什锦( )什么shíshén什( )犁耙( )钉耙bàpá耙表“年”或“记载、刊登”之意时,读“zǎi”;其余情况读“zài”,如“装载、下载”等。意为“多种的,杂样的”或同数字“十”时,读“shí”。垂( )垂直锤( )铁锤chuí膛( )脸膛儿螳( )螳螂蹚( )蹚水过河tánɡ踹( )踹开惴( )惴惴不安湍( )湍急chuàichuítánɡtānɡtuānzhuì粱( )(高粱)梁( )(桥梁)liángliáng理解词语_______:纵容,不加约束。文中指不受约束。_______:坚固有韧性。比喻意志坚定顽强。_______:谦虚恭谨。_________:千秋万代,形容延续的岁月非常长久。_________:(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_______:宽敞明亮。放纵坚韧谦逊千载万世永垂不朽豁亮也用来形容不守规矩,没有礼貌。近义词:谦卑反义词:傲慢也可形容(嗓音)响亮。词 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同 都有“永远流传”的意思。 异 指(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指好的名声和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永远流传。例 ① 为祖国解放而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 只有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人, 才能名垂青史。 近义词辨析划分段落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内容大意第一部分(1—3)概括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第三部分(15)说明志愿军战士是祖国人民幸福生活的保卫者,从而进一步肯定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第二部分(4—14)选用三个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表现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和可爱,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总分总速读课文,作者在文中讲了哪几个典型事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述。马玉祥救童防空洞谈话松骨峰战斗默读课文第5-7段,思考以下问题:1.第5、6、7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2.松骨峰战斗这一事例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松骨峰战斗1.第5、6、7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第5段:叙述战斗的惨烈场面及战斗结果。第6段:记下烈士的名字,表达深切悼念和崇高的敬意。第7段:写营长的感受,突出战士的可爱。第5段关于松骨峰战斗的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21世纪教育网①作者注重对战场环境的具体描摹,渲染紧张、激烈的氛围,使人如临其境。场面 具体语句 赏析战斗打响敌人进攻战场情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阻住敌人”“用了32架飞机……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突出了战斗时的紧急状态精确到飞机、坦克的数量,非常具体用了两次“红”字,赋予场景色彩感,将战场火光冲天、血流满地的场面一下子凸显出来第5段关于松骨峰战斗的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②作者注重人物描写,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使读者如见其人。场面 具体语句 赏析志愿军与敌人战斗“他们把枪一摔……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摔”“扑”“抱”一系列动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在子弹打光后仍战斗不止战斗结束烈士们的遗体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抱”“掐”“摁”“衔”等动词定格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场面第5段关于松骨峰战斗的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2.松骨峰战斗这一事例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着重刻画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1世纪教育网研读课文第9-11段,思考:1.第9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第10段内容对表现马玉祥有何作用?其中肖像描写有何作用?3. 第11段写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的经过,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试简要分析。4.这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马玉祥救童1.第9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用议论的形式引出下文。2.第10段内容对表现马玉祥有何作用?其中肖像描写有何作用?这部分写出了马玉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肖像描写部分,介绍马玉祥的脸色、身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因为他“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与秋天田野里的“红高粱”在颜色、形象上有相似之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淳朴可爱的风貌,饱含着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儿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儿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它零碎用品。)也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3. 第11段写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的经过,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试简要分析。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的经过“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烟”“我能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踹、扑、摸、拉、抓、抱、跳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环境描写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心理描写写出战士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动作描写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研读课文第13段,思考: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2.“言为心声”,战士的一番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心灵?3.作者在写这件事时,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4.“防空洞谈话”这个事例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也没有介绍人物姓名,是不是不符合新闻真实确切的要求呢 5.这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防空洞谈话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2.“言为心声”,战士的一番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心灵?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乐为祖国人民的幸福吃苦的幸福观、苦乐观;同时也表现他们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充分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采用了语言描写。3.作者在写这件事时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笑了。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是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出的灿烂之花。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他“你想不想祖国啊”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吗”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中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4.“防空洞谈话”这个事例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也没有介绍人物姓名,是不是不符合新闻真实确切的要求呢 符合,因为事例是真实的,三问三答是确切的。没有上述交代介绍,表明这位战士正是广大志愿军战士的代表,他说的话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5.这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幸福,甘心吃苦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声朗读第14、15段,思考: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这几句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2.第14段已经用抒情文字对战士的可爱作了热情的讴歌,那么第15段还有没有必要写吗?“美丽和宽广”是对“最可爱”内在品质的揭示,“第一流”“优秀”是对“最可爱”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历史上”“世界上”分别在时间、空间上做了最大限定,“一切伟大人民的”对“优秀之花”的世界价值做了明确肯定。这些句子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融入了作者炽烈的感情,歌颂志愿军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抒发了骄傲与自豪之情。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这几句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2.第14段已经用抒情文字对战士的可爱作了热情的讴歌,那么第15段还有没有必要写?本段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流,也是作者“最急于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的动机。告诉读者,要珍惜和平生活的幸福,要把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的英勇奋战联系起来,理解我们的战士,热爱我们的战士。事例 描写对象 时间 地点 情节主体 思想感情 精神品质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某部先头连马玉祥打仗时一个普通战士打完仗 下阵地休息时枪林弹雨的战场烈火炙人的民房狭小潮湿的防空洞阻击敌人火中救人谈心明志对敌人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分析比较这三个事例能否调换顺序?1.松骨峰战斗(书堂站战斗)2.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3.防空洞中的谈话“抗美”是出国作战的目的“援朝”是战争的另一侧面反映了“保家卫国”这一主题打击侵略者是最重大的任务是最重大的任务塑造了英雄的群体形象更具体地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援助塑造了英雄的个体形象揭示志愿军战士广阔胸怀和崇高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体会布局事件 叙述方式 描写角度 作用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相结合第一人称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过肖像、环境、心理、动作等描写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连队的英雄群像塑造了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这一个体形象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品质的纯洁和高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志愿军战歌.mp4 松骨峰战斗.mp4 第7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