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卷(24)步入近代(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苏州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卷(24)步入近代(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苏州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卷(24)
步入近代
一、知识架构
二、要点梳理
考点1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
2011版课标: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西欧社会生产组织形式 租地农场 概况 (1)14世纪中叶以后,部分领主出租________,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英国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2)一些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特点 土地逐渐集中;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西欧社会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 概况 (1)分散手工工场出现: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更多为市场生产;农民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2)集中手工工场形成: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________关系;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特点 由分散走向集中;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资本主义关系的特征;生产效率高
影响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 农村 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等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 (1)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2)富商巨贾的政治权利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考点2 文艺复兴
2011版课标: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概况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________,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背景 (1)经济(根本原因):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思想: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
核心思想 ________(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方式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对古典文化有继承,更有创新
性质 是一场反对教会“________”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代表作品或代表人物 《神曲》 作者 意大利诗人_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主要内容 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达·芬奇 简介 意大利人,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__________”
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简介 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代表作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作品特点 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影响 (1)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考点3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2011版课标: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新航路开辟 时间 15世纪末开始
原因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__________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2)社会根源: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马可·波罗对东方国家的描绘使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商业因素(直接原因):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迫使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条件 (1)客观条件:①15世纪初,________学说在欧洲逐渐流行;②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的中国“罗盘”导航技术;③13世纪,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概况 航海活动 资助国家 时间 航行路线 意义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葡萄牙 1487—1488年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________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1497—1498年 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找到了从海上到达印度的新航路
“发现”美洲 西班牙 1492年8—10月(首航)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1)“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2)掠夺美洲财富,给美洲带来灾难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519—1522年 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________→印度洋→绕非洲→欧洲 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影响 (1)对欧洲: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2)对世界: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要点信息:航海家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起点国家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路线特点:以欧洲为中心;两个方向,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连接美、亚、非、欧四大洲,形成全球航线
早期殖民掠夺 背景 (1)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2)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
方式 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掠夺殖民地、劫掠式贸易、成立贸易公司、殖民争霸战争等
表现 (1)葡萄牙与西班牙最早进行殖民掠夺:①葡萄牙人在亚非拉地区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进行劫掠式的贸易;②16世纪,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__________建立起殖民大帝国,并强迫印第安人开采金银矿、开发种植园(2)__________的殖民扩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建立大种植园,掠夺原材料,贩卖黑奴,获取巨额利润(3)荷、法、英殖民争霸: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最终英国获胜,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___
典型:三角贸易 时间 16世纪开始 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目的 获取更大利润;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名称由来 该贸易主要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进行,航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__________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
主要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________(获利最大)
路线(以英国为例) (1)出程(欧洲→______):英国殖民者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2)中程(非洲→______):将在非洲掳获的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3)归程(美洲→欧洲):购进殖民地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影响 (1)对欧洲: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者将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对世界: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三、备考精练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某班同学举行辩论会,下面为双方辩手的观点。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正方,它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使该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反方,它掠夺了无数的财富,给当地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导致当地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A.法国大革命的利弊 B.英国殖民侵略的利弊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利弊 D.美国独立战争的利弊
3.一位叫哥伦布的人向罗马天主教(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建议,派遣船队从这个国家的最西端出发去探索印度沿岸的群岛。他请求给他提供船只和航海所需的一切,并许诺说,他们此行将不但去传播天主教教义,而且肯定能带回多得想不到的珍珠和香料。可见,哥伦布远航的文化动因是(  )
A.传播天主教教义 B.掠夺财富
C.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4.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如图所示的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将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结合、相互印证,能促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接近历史真相。以下两则不同类型的史料能印证新航路开辟(  )
(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系西班牙王后的神甫,于1494年5月3日致信罗马教廷国务大臣阿 斯福尔札的信件。
A.打开殖民掠夺的道路 B.促进世界观念的形成
C.推动全球物种的交流 D.加速美洲文明的传播
6.有学者研究发现,15、16世纪前往北美的欧洲船只在向西穿越大西洋时,大多选择靠南的路线,而在返航时则选择靠北的路线,这样更符合洋流和季风的活动规律,顺风顺水让航行变得更加顺畅。这表明早期的航海活动(  )
A.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 B.得到了封建王室的支持
C.具有持久的经济动力 D.受益于地理知识的进步
7.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自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土甚至借高利贷,却又因为经营不善而经常无法偿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开展
C.文艺复兴扩展 D.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
8.“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历史背景(  )
A.新航路开辟成功 B.法国大革命
C.黑奴贸易 D.美国独立战争
9.如图为米开朗琪罗早期的雕塑作品,现陈列于佛罗伦萨市圣洛伦佐教堂的新圣器室。在陈列方式上,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市首富)的洛伦佐 美第奇和朱利亚诺 美第奇两人的塑像居于中心位置,而象征时间流逝的四座神像只是陪伴在侧。这些作品可用于印证当时(  )
A.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发源地
B.雕塑陈列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C.宗教题材是文艺复兴的主流
D.富豪投资决定艺术发展方向
10.中世纪时期音乐是为宗教服务的,并且是会被教会垄断的,这一时期主要的音乐是赞美歌和圣咏等。14世纪之后,教会音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渴望通过打动人心的音乐表达和交流情感。这一变化(  )
A.渗透着人文主义色彩 B.阻碍了西欧的社会变革
C.为城市自治奠定基础 D.深受古代亚非文明影响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仍表现得非常明显。文艺复兴不再被认为是与漆黑一团的中世纪相对立的时期,它也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而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
材料二:图表所示
新航路的开辟,使商路和商业中心开始转移,从而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同时,它也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航路的开辟在客观上还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摘编自《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的探析》
材料三:图表所示
西班牙人强迫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在矿井进行折筋断骨的繁重劳动,印第安人大批死亡,但是金银的开采却为殖民者提供了致富的源泉……西班牙殖民者还大量从事奴隶贸易,将大量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从事奴隶劳动,黑奴成为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劳动力支柱。——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 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表现。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哪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三角贸易”中的中程和归程分别运送什么货物?根据材料三文字,指出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产生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虽然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它所宣扬的思想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并且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二:下面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主要的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扩大了……这些都使得西欧早已萌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世界通史 中世纪卷》
材料四: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 必修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所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学者、文人和艺术家”两个,并写出他们的代表作品各一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A、B、C分别代表哪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