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应用,了解常见的连通器、帕斯卡定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将物理实验规律运用于生产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应用【教学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知】拦河坝为什么要修得上窄下宽?为什么深水潜水,要穿特制的潜水服?【进行新课】、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实验演示:①没有水时,橡皮膜平坦;②当倒入水时,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橡皮膜向下凸出。橡皮膜向下凸出表明: 液体对容器 有压强。③当倒入水时,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橡皮膜向外凸出。橡皮膜向侧面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 有压强。师生共同总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②液体具有流动性;(二)、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问:你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如果有,如何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呢?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用“U 形管压强计”,介绍U 形管压强计的构造,主要由U形管、橡皮管、金属盒、橡皮膜组成,原理: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就会变形,U形管的两边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2.根据U型管压强计 ,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转换法)(转换法:将不易观察、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观察易测量的物理量)3.提出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4.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液体的压强可能与 深度 有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 各个方向 有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 液体密度 有关5.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水、酒精、U型管压强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6.进行实验①.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方向不变,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根据以上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并总结: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②.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改变金属盒方向,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根据以上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并总结: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③.控制金属盒在液体的同一深度,金属盒方向不变,改变液体密度,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根据以上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并总结:相同深度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分析与论证根据得出的三个结论,引导学生得出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只与 和 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给出液体压强公式:以及各物理量的单位。例题讲解:一个容器装有500g的水,水的深度为0.12m,水的密度为=(g=10N/kg)求 :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三)、液体压强的应用1.修建水坝时,为什么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修建得宽些?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下宽能耐压。2.为什么深水潜水,要穿特制的潜水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潜水要更耐压,更厚重些。3.如何解释“帕斯卡裂桶实验”。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随液体深度增加,压强随之增大。4.出示几幅容器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容器在构造上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上端都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5.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与大气相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6.连通器的应用—船闸,解释船只如何通过船闸。7.连通器的应用——水壶、水塔、锅炉的水位计8.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用帕斯卡定律解释液压机原理,帕斯卡定律还应用在液压千斤顶。课堂小结(五)、课堂练习(六)、布置作业【教学板书】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②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只与深度和液体密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应用连通器:船闸、水壶、水塔、锅炉的水位计帕斯卡定律:液压机、液压千斤顶【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