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部编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部编版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多元一体,辉煌共生
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266
317
581
约BC2070
BC1600
BC221
BC207
BC202
9年



西汉
BC1046
西周
BC770-BC221
BC770
春秋
BC456
战国
25
220
东汉
220魏
西晋
317-420
439-535
北魏
420-479

222蜀
229吴
479-502

502-557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557-589


1206
1368
916
1125
618
907
979
960
1038
1227
1127
1276

五代十国
北宋

西夏

南宋

蒙古
1368
1644
1616


后金
东周
东晋
十六国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约170万年前
尧舜禹炎黄帝半坡
河姆渡北京人元谋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三国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王朝:
中国古代史朝代更替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对峙,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两条基本线索: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强化;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中国古代史主要特征
专题01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部编版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素养热词
02
时空观念
04
拓展提升
05
知识体系
明确素养目标,把握中考热词
定位历史时空,突出核心素养
03
核心考点
梳理核心知识,夯实中考基础
考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考点02 原始农耕生活
考点03 远古的传说
知识横向关联,迅速提高能力
全面系统复习,提升复习效果
考点帮


01
06
真题感悟
精选全国真题,熟悉中考模式
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原始农耕生活
远古的传说
2
3
素养热词

立足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
立足唯物史观,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立足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北京人、石器、天然火、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粟与水稻、半地穴式与干栏式房屋、人文始祖、传说与史实、禅让制。
时空观念——中外文明同时空
世界
中国
距今约170万
距今约
70万年
约二三百万年前
距今约
3万年
距今约
7000年
距今约
6000年
距今约
五六千年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
原始社会
人类形成
BC3100
古埃及
初步统一

核心考点串讲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距今70万—20万年前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火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传说与神话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水稻—猪纹陶钵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粟—人面鱼纹彩陶盆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后人尊称炎帝、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炎帝—神农氏—教民耕种五谷;
黄帝—轩辕氏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山顶洞人
元谋人
北京人
约17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制造工具
知道用火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约70万—20万年
北京周口店
用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火,会保存火种;群居生活
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
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审美观念,会人工取火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时间
地点
生产状况
意义
(地位)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考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史料实证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雨。” ——《周易》
材料研读
图说历史
时空观念
观察课本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各是什么人?
这些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或大河流域)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考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例1 (2023·湖南邵阳)比较下面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A )
A
A. 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B. 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 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 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题提供了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以及现代人头像的图片,对这三幅头像进行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选出相应的答案。
考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原始农业
意义
地区
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时间
距今约10000年左右
[思维拓展]
在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由采集和渔猎活动而得到的野生动植物是人们食物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原始农业出现后,人们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改变。由于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粮食。这时,聚落、畜牧业、手工业出现,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因此,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考点02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生活地区
房屋样式
生产工具
生产状况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乐器;会纺织、制衣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
干栏式房屋
磨制石器(骨耜)
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猪纹陶钵);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考点02 原始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北京人
元谋人
人面鱼纹彩陶盆
猪纹陶钵
170万年
元谋人
70-20万年
北京人
3万年
山顶洞人
7000年
河姆渡居民
6000年
半坡居民
原始农耕居民与早期人类相比更为进步
①食物;采集狩猎到农业
②居住洞穴到房屋
③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考点02 原始农耕生活
例2 (2023·江西)给如图拟定标题,合适的是( C )
A.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B. 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
C. 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 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
C
解答本题时需要仔细观察图片,要能够从图片中找到对解题有帮助的信息,比如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原始人类并没有居住在山洞里,而是搭建了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再结合他们房屋的样式和所学知识,就可以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02 原始农耕生活
炎黄传说
阪泉之战
发明
战役
涿鹿之战
炎黄联盟形成
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初)祖。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炎黄传说
战役
禅让制
标准
实质
人物
含义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贤德
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舜、禹。
考点03 远古的传说
①皇帝、指南车、涿鹿之战
②认识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禅让制;世袭制
大禹治水
史料实证
材料三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家国情怀
考点03 远古的传说
例3 (2023 常德)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后来,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C符合题意。
考点03 远古的传说
本专题讲述中运用到哪些史料?在学习中还会用到哪些史料?
元谋人门齿化石
北京人头骨化石
遗址和出土文物
实物史料
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史学价值大
炎帝黄帝传说
口述史料
第二手史料/有真实的历史信息遗存,但必须经实物史料进行印证
第二手史料/主观性强,并非完全真实,使用时需加以甄别,必要时用其他史料进行佐证。
史前时期研究专著
文献史料
史料是重构与复原历史的重要依据
拓展提升

1.北京人被发现的地点?最重要的特征?生活年代?用火情况?使用何种工具?处于什么时代?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2.什么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直接)证据?人类是由什么演化而来的?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原始农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贡献?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主要是哪两个遗址?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省?分别培植出什么农作物? 分别居住什么式样的房屋?原因分别是什么?房屋样式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4.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经过什么战争?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经过哪一战争?这些战争的影响?
5.我国古代尧舜禹时期实行什么制度?实质是什么?这种制度选拔的标准是?后来为哪一制度所取代 哪一制度?
根据问题提示梳理单元要点知识(同桌合作)
知识体系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170万年前
约1万年
约5千年
约2070年
原 始 社 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渔猎采集
群居用火
原始农业出现
平等,无私有财产
部落联盟 禅让制
贫富分化 私有 阶级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半坡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炎黄部落
尧舜时期
知识体系
真题感悟

1.(2023·甘肃兰州·1)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广泛使用青铜工具【答案】
2.(2023·江苏连云港·19)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遗址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答案】
A
B
3.(2023·甘肃金昌·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生活方式的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答案】
4.(2023·湖北武汉·1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
C.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答案】
真题感悟

D
D
5.(2023·河南省·1)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产生时间最早 B.居于核心地位
C.发展相对独立 D.体系最为完备
【答案】
6.(2023·黑龙江龙东·1)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
【答案】
真题感悟

B
C
~~中考必胜~~
考点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