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级 姓名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2框 心中有数上职场〓〖复习目标·领航〗〓课标要求 考点要求 核心素养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1.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劳动和就业的具体案例,依法维权。 2.公共参与: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劳动争议。〓【构建体系·概览】〓〓【考点必备·强基】〓(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根据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可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对少数单位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缴费单位及其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2.劳动者的义务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2.和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不妨先试试“有话好好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3.调解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3.仲裁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4.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疑惑与问题〓【复习探究·提能】〓1.考点探究: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例题1]灵活就业是一种新就业形态,其劳动用工模式在管理方式、工作时间、报酬支付等方面呈现灵活性、多元化等新特点,这给法律实践中劳动关系的认定带来了新挑战。比如灵活就业人员无法缴纳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一旦出现工伤或者其他问题,可能会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陷入各种维权纠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是基于()①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②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③新业态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④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例题2]2023年8月25日至30日,张某以身体不适为由请病假。后经公司查明张某在此期间出境前往美国。对于出境事由,张某称系境外就医,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随后公司以张某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对其作出解聘处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劳动者应自觉遵守诚实信用原则②用人单位侵犯了张某休息休假的权利③张某可在仲裁与诉讼之间选择其一进行维权④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考点探究:劳动都依法维权的途径[例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某酒吧收银员何某春节假期期间加班三天,但劳动报酬与平日一样标准,因此他与酒吧经营者发生矛盾。关于酒吧的侵权和何某的维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吧侵犯了何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何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B.酒吧侵犯了何某休息休假的权利,何某应该找人威胁酒吧经营者C.酒吧侵犯了何某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何某可与酒吧经营者协商解决D.酒吧侵犯了何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何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例题2]孙先生在南京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去年国庆节前,他向公司请假15天回老家办婚礼,公司以国庆节期间业务繁忙为由拒绝,孙先生没再打招呼直接回了老家,婚礼期间被公司以旷工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者有休假的权利,拒绝孙某请假要求是违法的B.只要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C.孙先生可选择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D.孙某不服仲裁应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复习检测·巩固】〓1.秦女士从原公司离职时被告知,要履行入职时签署的竟业限制协议,这导致她很难找到新的工作。秦女士的工作属于普通技术类岗位,不接触公司的核心利益。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的有()①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的原则②劳动者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③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李某应聘到某清洁公司从事保洁工作,但在合同期间内,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李某自己先行补缴相关费用后,要求公司返还其垫付的费用,双方就此协商未果。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清洁公司应该返还李某垫付的费用B.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公司行为违法C.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李某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上诉D.李某可在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书面申请3.2023年4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该案涉及劳动者在下班期间利用微信等交流软件与客户沟通交流,公司应支付其加班费。最终法院认定,对于“隐形加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即便是有司法实践支撑,很多人还是担心会遭到用人单位的不利对待,不敢向用人单位主张领取加班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①法院的判决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要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与用人单位守法意识③劳动监察部门应当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仲裁④劳动者可以妥善保存相关加班证据以便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赵某甲的母亲突发意外去世,生前没有留下遗嘱。父亲以其是女孩子,早晚要嫁人为由,不再供她完成初中学业,也不让她继承母亲的遗产。16岁的赵某甲只能到工厂打工,虽然与其他人从事一样的工作,但工资却比别人少,用人单位还不给她交社保。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赵某甲年满16周岁,父亲不再供她完成初中学业是合法的②赵某甲作为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母亲的遗产③用人单位侵犯了赵某甲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赵某甲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④用人单位不给赵某甲交社保,侵害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学法辨是非,用法止纷争。【缘起】陈某系某公司员工,在职期间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具体的工作地点,同时签订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承诺书,愿意将社保待遇以现金补贴方式每月发放。2023年7月,该公司调动陈某的工作地点,陈某不同意该调动通知,仍继续在原地点上班,但被告知无法打卡进入原上班地点。陈某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但迟迟没有结果,于是到某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赌偿金以及补缴在职期间的社保。在提供了相关申请材料后,某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陈某的法律援助申请并当场审核,指派律师办理此案。【调查】律师认为,本案存在两个争议焦点:第一,陈某的工作地点调动是否合法;第二。陈某在入职时签订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承诺书是否有效。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释法】律师向陈某分析了上述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请将分析内容补充完整。争议焦点一:该公司调动陈某工作地点是否合法 ① ;理由: ② 。争议焦点二: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承诺书是否有效 ③ ;理由: ④ 。(2)【化解】在律师帮助下,经双方当事人协商,陈某与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给予一定经济赔偿,并为陈某补缴社会保险费,陈某返还了该公司给予的社保现金补贴。请简要分析本案对劳动者维权的启示。6.以案说法,以案普法。【基本案情】常某于2016年4月入职某网络公司。入职之初,某网络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常某,公司采取指纹打卡考勤。员工手册规定:“18:00至21:00员工晚餐和休息,21:00之后起算加班时间:加班需由员工提出申请,部门负贵人审批。常某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通过工作系统累计申请加班126小时。某网络公司以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21:00之后方起算加班时间,21:00之前的不应计入加班时间为由,拒绝支付常某加班费差额。常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网络公司支付其加班费差额。某网络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决不支付常某加班费差额。【裁判结果】一审法院判决:某网络公司支付常某加班费差额32000元。双方不服,均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为降低可能的维权成本,常某是否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某网络公司支付加班费差额?为什么?(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院为什么认可公司员工手册中规定的加班申请审批制度,又否定了制度中“18:00至21:00是员工晚餐和休息的时间,21:00之后起算加班”的效力。收获与反思参考答案〓【复习探究·提能】〓1.考点探究: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例题1]B。①③:因劳动关系认定困难,灵活就业人员无法缴纳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一旦出现工伤或者其他问题,可能会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这说明灵活就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故要加强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①③正确。②④:材料不涉及劳动者工作时的卫生安全保护,也不涉及职业选择问题,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例题2]B。①:张某以身体不适为由请病假,张某在此期间出境前往美国。对于出境事由,张某称系境外就医,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说明劳动者应自觉遵守诚实信用原则,①符合题意。②: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本案中用人单位并未侵犯张某休息休假的权利,②不符合题意。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张某不可在仲裁与诉讼之间选择其一进行维权,而是先选择劳动仲裁,③表述错误。④: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张某应该遵循公司规章制度,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考点探究: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例题1]A。A: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材料中酒吧侵犯了何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何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A项正确。B:“找人威胁酒吧经营者”违反了法律,不是合法的维权途径,B项错误。C:材料未体现酒吧侵犯了何某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C项不合题意。D: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别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项错误。故本题选A。[例题2]D。A:劳动者有休假的权利,但是公司以国庆节期间业务繁忙为由拒绝,孙先生没再打招呼直接回了老家,拒绝请假并不违法,A错误。B:孙先生没有履行劳动义务,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非只有造成重大损失才可解除劳动合同,B错误。C:孙先生可选择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调解,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C错误。D: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孙某不服仲裁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D正确。故本题选D。〓【复习检测·巩固】〓1.B。①④:秦女士从原公司离职时被告知,要履行入职时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这导致她很难找到新的工作,但是秦女士从事普通技术类岗位,不涉及公司的核心利益,不需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这表明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的原则,也说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①④入选。②:秦女士从事普通类技术岗位,不接触核心利益,不属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并不适用于竞业限制范围,此竞业限制协议违法违规,为无效协议,③不选。③:材料体现的是秦女士与公司的纠纷,不涉及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③不选。故本题选B。2.B。A:公司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材料不涉及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A不符合题意。B: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在合同期间内,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该公司行为违法,B正确。C:如对仲裁裁决不服,李某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月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提起上诉,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C说法错误。D:题干双方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故李某可在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书面申请,D错误。故本题选B。3.A。①:最终法院认定,对于“隐形加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在此案件中,法院的判决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①符合题意。②:很多人对主张领取加班费有担心,说明要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与用人单位守法意识,②符合题意。③:对于劳动争议,应该是由仲裁委员会,而不是劳动监察部门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仲裁,③错误。④: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错误。故本题选A。4.C。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父母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其父亲不再供她完成初中学业违反了《义务教育法》,①排除。②:配偶、父母、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赵某甲作为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母亲的遗产,②正确。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排除。④:用人单位还不给她交社保,侵害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④正确。故本题选C。5.(1)①不合法。②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对工作地点的变更,属于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应双方协商一致;③无效。④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使劳动者自愿放弃,也是无效的。(2)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如有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6.(1)劳动争议要先仲裁后诉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员工手册规定的加班审批制度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具有合理性。用人单位将加班申请审批制度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符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原则,可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依据。18:00至21:00长达3个小时,远超过合理用餐和休息时间,且在下班3个小时后再加班,不具有合理性。网络公司不能举证证实该段时间为员工晚餐和休息时间的情况下,该项规定不符合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长的规定,法院依法否定其效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