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7D【解析】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碳,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乙醚、青蒿素为有机物,利用相似相溶原理
提取,是萃取原理,B正确;铁锅中含有碳,在潮湿的空气中,铁、碳构成原电池,铁发生吸氧腐蚀,C正确;放置较
久的红薯,其中的淀粉水解成了葡萄糖,所以比新挖的甜,D错误。
8.A【解析】NaC1的晶胞图为
Na,A错误:HC1是H中的1s轨道与C1的2p轨道通过“头碰头”
oCh
形成p健,示图为+一总C乃一B正确: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号
×(6-2×1)=4,O采取sp3杂化,HzO的VSEPR模型是】
,C正确;C1一C1的p一p。键电子云以“头碰
头”方式形成,其电子云轮廓图为C。p,D正确。
9.D【解析】该物质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及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一定共平面,且形成双键的碳原子和与其相连
的原子共平面,但苯环上碳碳单键可沿键轴旋转,所以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A错误;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所
处的化学环境是不同的,因此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B错误;该物质中的饱和碳原子为$p杂化,形成双键的
碳原子为sp2杂化,C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1个酯基,1mol该物质能与3 mol NaOH恰好完全反
应,D正确。
10.D【解析】石蜡油分解产物使溴的CC1,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其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
氯化碳溶液褪色,A不合题意:NaHCO,溶液和BaC12溶液混合可产生碳酸钡沉淀,HCO 一CO十H+,
Ba+与CO反应生成BaCO沉淀,促进HCO电离,c(H+)变大,H++HCO一CO,↑+H,O,所以有白
色沉淀和气体生成,B不合题意;Ag和AgNO:溶液与Cu和N2SO,溶液组成原电池,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
积,铜电极附近溶液变蓝,说明Cu为负极,Ag为正极,电池反应为Cu+2Ag+一2Ag十Cu+,C不合题意:向
FeCl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离子方程式为Fe++3SCN一Fe(SCN):,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改变Fε8+或SCN-的浓度,会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KCI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再加入少量KC1固体,溶液无明
显变化,但不能说明Fe+与SCN的反应是可逆反应,D符合题意。
11.C【解析】由图像知,低于1000℃时,热解器中不存在CS2,故反应ⅱ没有发生,A正确;反应ⅱ的△S>0,根据
CS。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低于1000℃时反应i不能发生,所以△H:>0,B正确;1050℃时,S
和CS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6%、0.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i生成H2、消耗S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2%、
0.1%,反应i生成S2的体积分数为0.1%十1.6%=1.7%,则反应i生成H2的体积分数为1.7%×2=3.4%,
故H2的体积分数为3.4%+0.2%=3.6%,C错误;温度高于1100℃时,S2的体积分数减小,故反应i进行的
程度比反应大,D正确。
12.C【解析】右侧极室消耗H+,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O2,所以右侧极室为正极室,故H+向右侧极室移动,隔
膜为质子交换膜,A正确:原电池工作时,三氧化钨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
三氧化钨为负极,GDE为正极,三氧化钨电极反应为3I一2e一I,负极区的后续反应为2H2S+2I
4H++S2+6I,C错误;GDE电极反应为O2+2H++2e一H2O2,当有1molH2O2生成时,转移2mol电
子,则左侧通入1molH2S,析出了0.5molS2,移走2molH+,质量增加32g,D正确。
开年摸底联考理综化学答案第1页(共4页)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4.D【解析】电子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C错误:电子带负电,所受电场力方向沿电场线方向,与等势
面垂直,指向电势高的位置,且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凹侧,A、B错误,D正确。
15.C【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m
GM
一,卫星做圆周运动的速率v一
r
,卫星在停泊轨道的速
率大于在同步轨道的速率,所以卫星在停泊轨道的动能大于在同步轨道的动能,A错误;卫星在转移轨道无动
力飞行过程中仅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不变,B错误;卫星在B点和A点均需点火加速,机械能会增加,C正
确,D错误。
16.A【解析】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的能量E=E,一-是E,-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发射光子的能量△E=E。
1
E,得到氢原子发射光子前的能最E=E,一5=E,则发射光子前氢原子处于=3能级,向低能级跃
5
迁时辐射光子的种类N=C=3种,A正确
11A【解析】金属棒转动切制磁感线形成的电动势E-2BR,金属板M、N之间的电场强度E,-
R2
2R
29=Bq,解得w=2
。”,带电粒子在金属板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R,A正确。
18C【解析】h=20m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一mg=ma,解得F=
2.4×10N,A错误;h=320m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一F'=ma,
解得F′=1.6×10N,B错误;由a一h图像知,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乘质量m后表示合力的功,根据动能
定理有)mw'=mC80十100》X2.可得电梯最大速度0=6√10ms,C正确;在电梯由h=0到方=100m的过
2
程中,增加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即2m十mgh=2.36×10J.D错误。
19AC【解析】由v一t图像可知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变化率逐渐诚小,处于失重状态,A、C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一f=m可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逐渐增大,B错误;所有雨滴最终匀速运动时,
G=f,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20.ABD【解折】A→B过程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Y=C可知,气体压强被小,A错
误:A→B过程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B错误;B→C过程,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为零,气体温度升
高,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十Q,可知气体吸收热量,C正确;C→A过程,气体体积与温度比保
持不变,即压强不变,D错误。
21.BD【解析】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以鱼漂运动至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则t=0时刻,鱼漂的位移为正方向最大
值,速度为零,过一小段时间,鱼漂的速度变大,方向向上,为负值,A错误,B正确:根据F=ma=一kx可知,回
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则1=0时刻,鱼漂的回复力为负向最大值,加速度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C错误,D正确。
22.402.3301分)221分)小于(2分)(3)亏k(h-AD(22
【解析】(1)螺旋测侧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则挡光片宽度d=2mm十33.0×0.01mm=2.330mm.
2)钢球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u三A,动能Ek三2mv2-md
d
1
2A:若△1:>△t,则表明小球从A到B动能减
少,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3)小球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E。-M:,从:(h,一:)=号(h一2
2
开年摸底联考理综物理答案第1页(共3页)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核酸包括 DNA和 RNA,这
些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口腔黏膜不属于生物膜,B错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排列构成了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错误。
2.C【解析】脂肪的组成元素是 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 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
C、H、O、N等,故 N元素可参与植物体内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不参与脂肪的合成,A错误;酶
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脲酶可降低尿素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为尿素分解反应
提供活化能,B错误;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基因控制,根据题意,小麦叶片的坏死是因为小麦叶片中的
尿素含量升高导致,不由基因控制,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C正确;PPD是脲酶抑制剂,使用 PPD
可抑制脲酶的活性,不能催化尿素分解,可推测 PPD可能破坏脲酶的空间结构,但不一定破坏肽键,
D错误。
3.B【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 IAA 和 6-B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 IAA和 6-BA
对植物 X性别分化的影响,A错误;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IAA与 6-BA浓度的上升,雌株
的比例上升,则说明 IAA与 6-BA均可以促进雌株的形成,且相同浓度下 6-BA的促进效果更好,B正
确;IAA 与 6-BA 发挥调节作用并未改变植物 X的遗传物质,C错误;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主要通过传递信息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错误。
4.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乙物种在生境 1出现率最高,如果生境 1的环境严重恶化,乙物种受影
响最大,A正确;水鸟丙和丁的觅食生境均有 1和 3,且食物种类高度相似,说明二者具有较明显的种
间竞争关系,B正确;甲和丙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其生态位有差异,C错误;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5.B【解析】从 PKU遗传系谱图“无中生有”为隐性,女病父不病,可判断 PKU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 PKU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同,A
正确;假设该病患病基因为 a,不患病基因为 A,则Ⅲ-1、Ⅱ-4的基因型为 aa,Ⅲ-1(aa)的基因父母
各占一个,则Ⅱ-3基因型为 Aa;Ⅱ-3(Aa)与Ⅱ-4(aa)再生一个患 PKU男孩(aa)的概率=1/2×1/2=1/4,
B错误;根据题意,为了缓解患儿症状,可以减少患儿食物中苯丙氨酸的含量,C正确;为了减少患
儿出生率,我们可以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检测)等措施,D正确。
6.C【解析】利用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菌落均匀分布,利于后续实验,A正确;本实验
的自变量是M-C的组分配比,因变量为抑菌圈的大小,B正确;应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后
再倒平板,C错误;不同M-C组分配比的抑菌圈大小不一样,表明配合物中不同M-C组分配比抑菌效
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生物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
{#{QQABSYQQggAoABIAAAhCEwVKCEEQkBGACIoOREAMMAAByQNABAA=}#}
果不同,D正确。
31.(10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H2O ATP NH4+(写 NH3也给分) 碳源、水、无机盐(2分)
(2)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2分)
(3)信号分子
(4)根瘤菌为大豆植株提供合成叶绿素 a的原料,促进叶绿素 a的合成,从而提高植物净光合速率(2
分)
【解析】(1)根据图 1信息,参与 CO2固定的物质包括 A、E和 C5,A是水光解的底物,即是 H2O,
E是 CO2,C是 ATP。根瘤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在固氮酶的催化下,固定成 NH3,NH3直接参与豆科
植物根瘤细胞中氨基酸的合成,豆科植物产生的糖类可以供给根瘤菌利用,故根瘤菌为植物细胞提供
NH +3(NH4 ),该物质在植物细胞质中发生反应,转化为氨基酸等含氮有机物。微生物培养基中的营
养成分应该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培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添加氮源,因为固氮菌能利用空
气中的氮气,所以配制固氮菌的培养基应包含的营养成分有碳源、水、无机盐。
(2)蔗糖进入维管束细胞的过程可被呼吸抑制剂抑制,说明蔗糖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
动运输需要的条件是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转运蛋白)。
(3)光除了提供能量来源外,还作为一种信号因子,调节大豆植株根瘤结节的生成。
(4)分析图 2可知,实验组的叶绿素 a含量高于对照组,说明根瘤菌为大豆植株提供合成叶绿素 a的
原料,促进叶绿素 a的合成,进而提高大豆植株净光合速率。
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2 24+Z或 24+W
(2)Zr 60%(2分)
(3)2/3 长口器雌性蝴蝶在减数分裂Ⅰ时,Z染色体和W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形成了 ZRW类型
的雌配子(2分)
(4)MZR(2分) MMZrW和 mmZRZR(2分)
【解析】(1)雌性蝴蝶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的数目可能为 0、1或 2,所以最多
为 2条;雌性蝴蝶 2n=50,为 24对常染色体+ZW性染色体,则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为 24+Z或 24+W。
(2)若致死基因在 ZR上,长口器蝴蝶雄性品系为 ZRtZr,与短口器雌性个体 ZrW交配,子代 ZRtZr(雄
性长口器):ZRtW(致死):ZrZr(雄性短口器):ZrW(雌性短口器)=1:0:1:1,与题干子代蝴
蝶表型为雄性长口器:雄性短口器︰雌性长口器=1:1:1不一致;若致死基因在 Zr上,长口器蝴蝶雄
性品系为 ZRZrt,与短口器雌性个体 ZrW交配,子代 ZRZr(雄性长口器):ZRW(雌性长口器):ZrtZr
(雄性短口器):ZrtW(致死)=1:1:1:0,与题干子代蝴蝶表型为雄性长口器:雄性短口器︰雌性
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生物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
{#{QQABSYQQggAoABIAAAhCEwVKCEEQkBGACIoOREAMMAAByQNABAA=}#}
长口器=1:1:1一致,故致死基因 t位于 Zr染色体上。该杂交产生的子代群体中 r基因频率=(1+2)/
(2+1+2)=60%。
(3)子代 ZrtZr(雄性短口器)与 ZRW(雌性长口器)杂交,后代为 ZRZrt(雄性长口器):ZrtW(致
死):ZRZr(雄性长口器):ZrW(雌性短口器)=1:0:1:1,雄性长口器蝴蝶占 2/3。性染色体为
ZZW的长口器蝴蝶的基因型是 ZRZ-W,从亲本形成配子过程分析,ZR和W应同时来自母本,故原因
是亲本雌性蝴蝶在减数分裂Ⅰ时 ZR和W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生殖细胞中,形成了 ZRW的雌配子,
并和隐性雄配子受精后发育而成。
(4)蝴蝶的紫翅(M)对黄翅(m)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蝴蝶的长口器(R)对短口器(r)为
显性,且 R、r仅位于 Z染色体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遵循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种纯合的野生型蝴蝶进行杂交得 F1,F1相互交配得 F2,F2出现 4种表型,故
F1基因型为MmZRZr×MmZRW,其正常后代紫翅长口器:紫翅短口器:黄翅长口器:黄翅短口器=9:3:
3:1,现为 5:3:3:1,当雌配子为MZR配子不育时,比例符合,因此可推断该结果出现的原因是母
本的含MZR基因的雌配子不育,由此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是MMZrW和 mmZRZR。
33.(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抗原(1分) 流动性(1分)
(2)抗原肽 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1分)
(3)其结构与细胞膜结构相似,易于融合 其表面无蛋白质等易引起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
【解析】(1)mRNA能作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该蛋白质为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分子;图示
①过程为被脂质体包裹的 RNA疫苗通过胞吞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根据图示,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合成抗原蛋白后,一部分经蛋白酶体水解产生抗原肽,再在
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下以MHC-Ⅰ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激活细胞免疫;另一部分以MHC-Ⅱ
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 T细胞,辅助性 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细胞结合,为 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3)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超微型球状粒子,可通过胞吞或与细胞膜融合等方式将携带的分
子送进受体细胞,脂质体载体能将 mRNA疫苗更容易地导入细胞,原因是脂质体载体的结构与细胞膜
结构相似,易于融合。由于其表面无蛋白质等易引起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故不会引发机体的免疫
排斥反应。
34.(11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直接和间接
(2)次生 垂直 栖息空间和食物(2分)
(3)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单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2分) 形成中型(625~900m2)林
窗(2分)
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生物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
{#{QQABSYQQggAoABIAAAhCEwVKCEEQkBGACIoOREAMMAAByQNABAA=}#}
(4)在土壤含水量低的环境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较高,在全日照条件下输出到顶芽的光合产物比例最高
(2分)
【解析】(1)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
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马尾松不仅可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不仅体现了马尾松作为木材的使用价值,还有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因而体
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2)林窗中群落演替过程的起点是有土壤条件的,因而属于次生演替。不同土层土壤动物的种类在垂
直方向上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林窗和林下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栖息空间和食
物不同,故动物的种类有所区别。
(3)长期过度的纯林化经营,使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下降,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致使
马尾松人工林病虫害频发。本实验中中型林窗(625~900m2)不同土层的土壤动物类群数均较多,故适
当面积的开窗可促进马尾松人工林稳定持续发展。
(4)根据表格分析可知,马尾松在土壤含水量低的环境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较高,在全日照条件下输出
到顶芽的光合产物比例最高,所以马尾松能够在荒山的强光、干旱条件下快速生长。
35.(10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或 TaqDNA聚合酶) 0、2(2分)
(2)防止目的基因反向连接,防止线性化质粒或目的基因自身环化(2分)
(3)Ca2+ DNA连接酶
(4)氨苄青霉素 (M-N)/M(2分)
【解析】(1)过程①是利用两种引物进行的质粒线性化过程,该过程属于 PCR技术的应用,故需要
TaqDNA聚合酶;环状质粒无游离磷酸基团,一条 DNA链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线性化 DNA是
双链,则含有 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质粒线性化前后所含有的游离磷酸基团的个数分别 0和 2。
(2)过程③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中,同源序列 1、2中的碱基排序不同,这样设计的
好处是防止目的基因反向连接,防止线性化质粒或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以保证目的基因能够正确连
接并表达。
(3)Ca2+能促进细菌摄取外源的 DNA,常使用 CaCl2溶液制备感受态细胞,进而转入外源 DNA,故
过程④中,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以便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DNA连接酶能将 DNA片段连接成一
个重组 DNA分子,故重组质粒利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 DNA聚合酶和 DNA连接酶,实现完全环化。
(4)在含氨苄青霉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分别用显微镜计数法(死菌和活菌均被计数)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用于活菌计数)进行计数。由于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
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若计数结果分别是M、N,致死率可用(M-N)/M×100%
表示,会导致 N偏小,进而导致此结果较真实值偏大。
开年摸底联考 理综生物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QQABSYQQggAoABIAAAhCEwVKCEEQkBGACIoOREAMMAAByQNABAA=}#}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C.IAA与6一BA改变了植物X的遗传物质,从而影响了其性别分化比例
理科综合试题
D.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催化反应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4.研究团队对某自然保护区中的4种水鸟(物种甲~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生境1为
低潮盐沼一光滩带,生境2为海三棱燕草带,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
注意事项:
中占优势。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占比/%
物种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生境1生境2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

98
1
78.3
0.8
0
7.1
5.6
1.1
7.1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K-39Fe-56
丁292843
0
033.3
33.3
0
33.3
0.1
Co-59As-75Sb-122
A.如果生境1的环境严重恶化,乙物种受影响最大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B.水鸟丙和丁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水鸟甲和丙的觅食生境高度一致,表明二者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1.有关高中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说法,正确的是
D.水鸟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A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5.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
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口腔黏膜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引起的遗传病。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累积,引起智力发育】口丁9
止常男性
C.脱氧核糖核苷酸与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障碍,产生含苯丙酮酸的“鼠臭味”尿等症状,如图为典
○止常女性
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口忠病买性
型的PKU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忠病女性
2.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脲酶可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为CO2和NH。对小麦地上部分
A.PKU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肓的遗传方式不同
施用尿素时,若使用脲酶抑制剂一苯基磷酰二胺(PPD)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小麦叶片中的
B.Ⅱ一3与Ⅱ一4再生一个患PKU的男孩的概率为1/8
尿素含量升高,同时小麦叶片出现严重的叶尖坏死症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减少患儿食物中苯丙氨酸的含量可缓解患儿症状
A.N元素可参与合成植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
D.减少PKU患儿出生的措施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
B.脲酶可为尿素分解为CO,和NH反应提供活化能
6.儿茶素(C)具弱抗菌性,研究人员用药物M与儿茶素形成配合物M一C,以增强其抗菌效果。
C,小麦叶片的坏死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
为确定配合物M一C的最佳组分配比,用不同组分配比的配合物M一C处理滤纸片,置于布
D,PPD的主要作用是破坏了脲酶中的肽键
满菌落的培养基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植物X是雌雄异株植物,不同比例的性别分化可带来不同的经济价值。某研究小组取40株
编号
M一C的组分配比
该植物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其中IAA是生长素,6一BA是细胞分裂素。下列叙述正确
南倒
1
1:1
的是
1:2
1:3
激素种类
蒸馏水
IAA
IAA
IAA
6-BA
6-BA
6-BA
4
1:4
浓度(mg·L1)
30
60
120
30
60
120
5
1:5
雄性/株
18
12
8
13
分化结果
A.该实验可利用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雌性/株
2
32
27

37
B.该实验自变量是M一C的组分配比,因变量为抑菌圈的大小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IAA和6一BA协同对植物X性别分化的影响
C.该实验中应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平板后高压蒸汽灭菌
B.IAA与6一BA均可以促进植株X的雌株的形成,且总体上6一BA的促进效果更好
D.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M一C组分配比的配合物抑菌效果不同
开年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16页)
开年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1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