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我的“自拍”zrbj-004姓名: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又名:宪法与法治专册难度:与中考老大哥的关系:他没事可总念叨我!人民当家做主地位核心内容实质追求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理解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权利义务相统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层面)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国家制度保障国家机构实现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宪法至上基本权利义务法治精神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内容解析宪法知多少宪法的内容?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翻阅宪法,了解宪法内容:共有四章,143条12月4日4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宪法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感觉离我们很遥远。宪法感觉与中学生毫无关系啊,我又没违法犯罪,学了也没什么用处!NO!宪法只有律师才需要学吧!宪法相伴一生,保护一生宪法的地位:①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补充)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P1)③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的总章程。(P2)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第一部分坚持党的领导阅读教材P3-P5,自主学习以下问题,时间2分钟。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党的领导与宪法的关系?自主学习单(一)★追忆历史 感念艰辛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中国人民为寻得一条真正能够救亡图存的道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思考(1):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中华民族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1851年1860-1894年1911-1912年1921年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失败失败失败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1919年工人阶级五四运动追忆历史 感念艰辛思考(2):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1921年1949年1956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实行改革开放2012年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建设富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起来思考(3):回望百年奋斗路,你有何感悟?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954年宪法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宪法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1975年宪法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思考(3):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注: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宪法第一章第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走近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本笔记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实践依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p3)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p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p3)15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16(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4)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6)党的地位: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⑤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补充)党的相关知识:(P4)知识竞答课本笔记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经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P3)宪法确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P3)宗旨、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P4)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P4)17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4.党的领导与宪法的关系?有人说,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遵守党章就可以了,不必遵守宪法,党纪高于国法!VS4.党的领导与宪法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领导立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海外追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无不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支持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带头守法:通过宪法宣誓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更能激励宣誓人压实责任、明确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前行。注:党没有立法权,不是立法机关注:党是依法执政,不是依法行政第二部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阅读教材P5-P7,自主学习以下问题,时间2分钟。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是什么)3.区分概念:人民VS公民,权利VS权力4.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怎么做)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自主学习单(二)★★新年贺词中的“照片墙”2023年3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宣誓。提出通过修订入宪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制度思考:国家公职人员为什么要忠于“人民”、接受“人民”监督?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 民 主 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宪法第一章第一条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领导阶级政权基础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宪法第一章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公民?权力=权利?归根到底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区分概念、易错辨析区别 含义不同 性质不同 范围不同 权利义务不同公民人民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与国籍密不可分。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法律概念个体概念政治概念,是相当于“敌人”而言。集体概念公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具有国籍的敌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少数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敌人公民人民公民中的敌人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全部义务。人民享有全部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vs权力权利①权力即“公权力”,政治概念。②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即国家的强制力量,如立法权;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有了一定职务就有了相应的某种权力,如人大代表拥有的表决权。③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④通常搭配:国家权力,人民享有的权力①权利即“私权利”,法律概念。与义务相对应。②权利所有者是公民个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格,“权利”的本质就是满足权利人的需要,如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③权责统一(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④通常搭配:公民权利。3.区分概念、易错辨析人民公民侵犯/保障把 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受教育的规范 的运行权利权力权利权力权力权利4.观宪法,找途径——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 第二条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①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 第六条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4.观宪法,找途径——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4.观宪法,找途径——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权文化教育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公民依据宪法规定享有的具有物质利益的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与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4.观宪法,找途径——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我们可以设想他们之后的生活……盲人女大学生小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考场上,奋笔疾书的身影中,一个女孩儿挺直着背,沉默着坐在角落,她用手指一行一行从光滑的试卷上摸过去,然后交上白卷,离开了考场。她叫小倩,一级视力残疾。四级成绩的缺席,让她和所有盲人一样,无缘于研究生选拔。2017年5月,小倩对教育部提起行政诉讼。短短六天,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四级考试启用盲文试卷。起诉教育部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坚强柱石和钢铁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宪法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4.观宪法,找途径——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课本笔记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5)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p6)36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是什么?目 的要 求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第三部分寻出路:尊重和保障人权阅读教材P8-P10,自主学习以下问题,时间2分钟。1.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什么是最大的人权?3.我国人权有哪些显著特点?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怎么做)自主学习单(三)★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宪法第一章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是所有人与生俱有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时政新闻和所学内容, 举例说明我国有哪些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措施 2023,这份民生答卷请查收道法糕2023年跨过“有学上”和“基本均衡”的关口,基础教育布局与发展向着更好、更稳、更深处行进。启动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点亮青少年创新梦想;《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我国校外培训依法治理迈出重要一步。2023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了《食品安全法》,严格规范了食品生产、经营和流通环节的行为。同时,强化了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话说幸福生活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基层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文化场所的分布更加合理。一方面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传统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力度,目前,全国共有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5万个,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文化艺术服务。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98万人。全国人社部门加快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就业,增加妇女劳动就业,加强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利劳动权丰富的精神文化科技改变生活便捷高效的出行宽敞明亮的住房琳琅满目的食物各式各样的衣服4.教学为本,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相关资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一直在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在致力推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3.我国人权的显著特点:人权主体(广泛性)内容(广泛性)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保护群体保护对象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各级国家机关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