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案(表格式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案(表格式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追求智慧的学问 新授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能阐述哲学的含义、来源,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紧密联系。 能阐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能阐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重 点 阐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阐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P2-7,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一 哲学的起源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 与 的关系。 (2)哲学的本义是 或追求智慧。 (3)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 ”。 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2)哲学智慧是人们在 世界和 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 。 4.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 ,就是因为它从 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 ,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知识点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看法和 观点。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b.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 、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世界观与方法论。 (1)方法论的含义: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 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 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b.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知识点三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 知识。 (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 和 ,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 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 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判一判: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 ) 理由: 想一想:2. 我们小时候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正是这种努力追求事物因果联系的精神使我们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成熟。这体现了哲学什么内涵? 判一判:3. 世界观人人都有,一般人的世界观能够自发形成哲学。( ) 理由: 判一判: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 ) 理由: 。 想一想:5. 哲学可以取代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具体知识吗?
【课中探究】
学习任务
探究目标一:哲学的起源是什么?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天,小马的妈妈让它把一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可是,小马过河时犯了难,不知道河水是深是浅。它向在河边吃草的牛伯伯打听,牛伯伯说河水不深,才到它的小腿。岸边树上的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前两天它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河里被河水卷走了。小马左右为难,返回家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和小马一块儿来到河边,让小马自己去试河水的深浅。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越过了河。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 (1)情境中“河水深不深,自己蹚一蹚”对我们认识哲学的产生有何启示? (2)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小马以后再想问题、办事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目标二:阐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高考前一天,平常清静的寺院迎来了一拨接一拨的“小香客”,他们许下心愿,预祝自己高考“顺利”。烧香的学生数量之多,时间之集中,让人们意外和震惊。 (1)这些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吗?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2)这些烧香拜佛的学生的世界观有何特点?他们烧香拜佛的行为与他们的世界观之间有何联系?
探究目标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不同的科学领域都研究运动,但是却有不同。自然科学领域中,化学研究的运动主要是化学反应;物理学也研究运动,其中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社会历史学研究的运动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运动;思维领域研究的运动是人们的思维和心理运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通过概括总结具体科学的运动,指出:整个世界都是在运动变化着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都是运动。 材料二 钱学森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对于哲学与自己的具体科学研究,钱学森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指出: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愧为人类智慧的源泉。 同是研究“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若没有具体科学对不同领域运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概括出最本质的“运动”概念吗?这说明了什么? 钱学森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启示?
2第一课时 追求智慧的学问 新授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能阐述哲学的含义、来源,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紧密联系。 能阐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能阐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重 点 阐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阐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P2-7,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一 哲学的起源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灵魂”。 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2)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4.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知识点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b.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世界观与方法论。 (1)方法论的含义: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b.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知识点三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判一判: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X) 理由: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想一想:2. 我们小时候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正是这种努力追求事物因果联系的精神使我们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成熟。这体现了哲学什么内涵? [答案]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判一判:3. 世界观人人都有,一般人的世界观能够自发形成哲学。(X) 理由: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判一判: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 ) 理由: 。 想一想:5. 哲学可以取代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具体知识吗? [答案]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②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课中探究】
学习任务
探究目标一:哲学的起源是什么?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天,小马的妈妈让它把一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可是,小马过河时犯了难,不知道河水是深是浅。它向在河边吃草的牛伯伯打听,牛伯伯说河水不深,才到它的小腿。岸边树上的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前两天它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河里被河水卷走了。小马左右为难,返回家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和小马一块儿来到河边,让小马自己去试河水的深浅。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越过了河。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 (1)情境中“河水深不深,自己蹚一蹚”对我们认识哲学的产生有何启示? (2)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小马以后再想问题、办事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①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勤于思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意见。②我们要学会分析,学会尝试,学会脚踏实地做事(实践)。 【核心知识小结】 1.哲学起源的两个方面。 2.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思考和追问中产生哲学思想。 4.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这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探究目标二:阐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高考前一天,平常清静的寺院迎来了一拨接一拨的“小香客”,他们许下心愿,预祝自己高考“顺利”。烧香的学生数量之多,时间之集中,让人们意外和震惊。 (1)这些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吗?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2)这些烧香拜佛的学生的世界观有何特点?他们烧香拜佛的行为与他们的世界观之间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1)世界观人人都有,这些高考前烧香拜佛的学生,体现了他们还存在一定的错误世界观。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知识,包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世界观。 (2)材料中烧香拜佛的学生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自发的,缺乏系统化和理论化。这些学生烧香拜佛的行为是迷信行为(“有神论”的表现或“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相信“神”能保佑自己金榜题名,这种世界观决定了他们去寺庙烧香。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核心知识小结】 1.哲学与世界观的比较。(见同步PPT)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见同步PPT)
探究目标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不同的科学领域都研究运动,但是却有不同。自然科学领域中,化学研究的运动主要是化学反应;物理学也研究运动,其中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社会历史学研究的运动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运动;思维领域研究的运动是人们的思维和心理运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通过概括总结具体科学的运动,指出:整个世界都是在运动变化着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都是运动。 材料二 钱学森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对于哲学与自己的具体科学研究,钱学森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指出: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愧为人类智慧的源泉。 同是研究“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区别的考查,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 参考答案: ①研究的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有运动现象的共性,具体科学则研究自然运动或社会运动;②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运用概括、抽象的方法,具体科学主要运用演绎、实验、推理等方法;③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具体科学则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若没有具体科学对不同领域运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概括出最本质的“运动”概念吗?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科学联系的考查,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 参考答案:不能。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钱学森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启示?(依托具体实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用的考查,增强学生科学精神素养) 参考答案: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是做好具体工作的重要条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指导。 【核心知识小结】 全面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见同步教学PPT)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