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学案(表格式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学案(表格式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三课时 社会历史的本质 新授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能阐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理。 能阐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重 点 能阐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P57-61,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3)研究社会历史的起点: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 (2)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3)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 (4)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2)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务二:预习小测。 连一连:1. 判一判: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 ) [解析] 社会存在能离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 判一判:3. 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 ) [解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判一判:4.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 ) [解析]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想一想:5.为什么在我国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腐朽思想残余,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产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探究目标一: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任务:课堂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阅读P58页内容,讨论:劳动在人类社会实践中起什么作用?用自己的话谈谈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 (2)马克思主义确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核心知识小结】 1.实践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见同步PPT)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见同步PPT)
探究目标二: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少生优生。随着社会的发展,2015年,我国生育政策发生改变,允许一对夫妻可生两个孩子。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败、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是还时有发生。 思考:(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同的,人口政策就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正确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当下,我国慢慢进入老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新生劳动力来扩大内需,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不愿多生,因此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促进人口数量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如何理解“我国仍然存在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前进。各个时代的社会意识中,都有保守的和进步的两个方面、两种成分。保守的一面代表旧的传统势力和习惯力量,它不仅使旧的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了的时候能够暂时继续保存,而且会阻碍新的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核心知识小结】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见同步PPT)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见同步PPT)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