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顶天立地”的法律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公民权利的保证书
回顾过去: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参与国家根本法的修改与制定,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从而保证宪法修订的科学性、民主性。
同时,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体现了对制定宪法的慎重。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 法
序 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问题1.我国宪法的构成有哪些?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宪法如何确保人民当家做主
宪 法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
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宪 法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国家标志
宪法规定国家中的根本问题
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宪法序言规定: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内容
1.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 (  )
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 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 犯罪和刑罚问题
D. 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D
课堂练习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一、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宪法》序言
课堂练习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说明 ( )
A.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B. 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C.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
A
重点:为什么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
你同意那方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要求: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刑事诉讼法
环境保护法
刑 法
民法通则
立法法
物权法
婚姻法
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阅读P21页:普通法律和宪法的“对话”
宪法
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课堂练习
2.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右图说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制约
③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地方性法规、各类条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B
其他法律规定的是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母法”
“子法”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思 考
有同学说,宪法等于普通法律之和。你赞同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眼。这表明(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C.只有宪法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D.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A
从法律效力上看
①“第五条规定”体现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一切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体现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宪法
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宪法第五条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
一切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材料是如何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
5.“《刑法》+《教育法》+《环境保护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宪法”的观点( )
A.正确,因为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错误,因为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复杂
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非所有问题
D.正确,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C
课堂练习
Class practice
1.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案》,及时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本次修宪 ( )
①推动我国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②说明我国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④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D
课堂练习
Class practice
2.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我国宪法这一地位的是( )
A.2018年12月4日,全国举行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活动
B.2018年12月2日至8日被我国确定为第一个“宪法宣传周”
C.2018年4月16日,国务院42个部门和单位的92名负责人进行宪法宣誓
D.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C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________。( )
①法律地位 ②法律权威 
③法律依据  ④法律效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为什么要如此严格?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宪法是国家法治统一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规定的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程序更为严格。
(4)总体: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






本课小结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4.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D
5.“《刑法》+《教育法》+《环境保护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宪法”的观点( )
A.正确,因为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错误,因为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复杂
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非所有问题
D.正确,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