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资源简介

第( 三 )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特点: 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本单元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 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5.在生活中,形成主动去了解他国文化的习惯;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6.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国家的礼仪: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2.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单元课时安排: 6.探索古代文明 2课时 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2课时
课题 6.探访古代文明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对古代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应以如何把保护文化遗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在中国和世界 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 “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二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阅读p45图文材料。 1.想象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 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 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2.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 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板书设计: 6 探索古代文明 古代遗迹 意义深远 早期文明发祥地 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作业设计: 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教学反思:
课题 6.探访古代文明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 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对古代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应以如何把保护文化遗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播放课件: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 万里长城, 金字塔, 空中花园, 奉姬陵等图片。 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 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二) 活动一 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 1 课件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源地” 地图, 书本P108 页. 2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相关信息。你们有什么发现?结合 P110 页活动园上面的三段文字,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发现汇总起来. 3 教师汇总发言内容并进行补充. (三)活动二 中华文明发祥地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文明的祖先在河边居住。必定离不开衣、 食、 住、 行等日常生活必须。那他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呢? 课前我们布置了探究任务,下面按小组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说法也比较正确. 从画面中不难看出. 楔形文字写法简单,表达直观. 比较复杂的意思和抽象的概念就用几个符号结合起来表达。而象形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达意思的文字, 在各种象形文字中, 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最为著名。 (四)活动三 古代文字探索,了解文字诞生的意义 游戏:拷贝不走样 1 让 7~8 名学生轻声传递一段信息。 2 评价:在文字诞生之前, 人类靠嘴巴传递信息,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口口相传就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容易变了样,更别说长吋间的传递信息了。终于, 文字的诞生让我们的信息能郁得以保存和传递。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最古老的中国文字是距今3000 多年的甲骨文,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 我们就能够接收到古人们在3000 多年前传递的信息,这是多么伟大的一项发明啊. (五)总结延伸,收集并宣传早期的灿烂文化 除了文字、 农耕之外. 早期文明在医学、数学、 建筑、 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课后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迸行资料的收集, 絵制成早起文化手册.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其他同学翻阅学习。 板书设计: 6 探访古代文明 金字塔——古代埃及的象征 埃及——尼罗河的赠与 古代巴比伦——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古代希腊——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 作业设计: 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迸行资料的收集, 絵制成早起文化手册.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其他同学翻阅学习。 教学反思:
课题 第7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教学目标: 1.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2.在生活中,形成主动去了解他国文化的习惯;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3.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国家的礼仪: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教学重难点: 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关。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多样性的文化很感兴趣,预习得很到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多元文化 板书:文化什么叫文化? 解读文化:具体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 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 观念、审关情想、精神图腾等等。 提出世界多元文化的概念:世界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的专用名词。用 来表达现代社会人们对非本族文化的尊重与接受。多元文化只指在一个地区有 多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元文化逐渐成为了衡 量一个国家或政府综合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4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四个学习小组上台来分别介绍一下他们调查的一种多 元文化。 第一小组:多元化的代表一一舞蹈 总结:舞蹈用动作代表了语言,各地的舞蹈因为浸润了当地的文化,受到 不同地方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和人身体结构特点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特点, 从而体现了文化的绚丽多姿。 第二小组: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演一演 总结:每个国家因不同的文化往往会衍生出不同的礼仪习俗。因此只有了 解了人们怎样不同的嘘寒问暖,才能在陌生的国度大方得体地展示自己的友好。 第三小组:世界各地的不同建筑 总结:建筑作为一和文化。与各地的环境相适应,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不 同国家、民族,生活方式的展现。 第四小组: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图文展示 总结: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团、新加坡 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关洲、 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禁文化、酱酬、面食、药腾、陶瓷餐具和 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师:中国饮食影响别国,就充分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在不断融合、发展, 但是在这过程中,也会有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尴尬、矛盾或冲突,你知道该怎么 处理吗? 案例回放: 不接受赞美二虚伪? 要不要付小费? 总结:我们要了解差异,并学会尊重差异。 活动总结:中国文化也在不断走向世界。请你课后去收集一些类似的报道 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板书设计: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多彩的世界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 作业设计:课下继续收集各国的多元文化的魅力 教学反思:
课题 第7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上课时间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提升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2.在活动中体验世界各地文化不同的意义,学习文化多样性的差异。 3.初步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 不同的礼仪习惯。 4.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 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确认识各国文化的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多样性的文化很感兴趣,预习得很到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 地球前世我来看 (一)学习地球演变史 1.在 46 亿年前,地球诞生之初环境曾经有过翻天覆地般的演变。 2.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地球的前世今生? (观看一段有关于地球演变史的) 3.师: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发现?环境对于生物有什么影响? (二)发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出示物种的进化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 2.师:观察进化图中各个阶段联想一下当时的自然环境, 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分享 活动二 多元环境我来赏 (一)自然景观大搜查 1.出示东非高原, 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 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 2.师:观察这几处图片中的信息, 小组交流每种地区中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特征。 3.小组交流讨论 4.谈谈你喜欢哪一种? (单独交流) (二)亚马孙雨林之失 1.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它横跨8 个国家, 覆盖了南美 40%的面积,而且它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 20 %是全球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 被称为“地球之肺” 和“绿色心脏” , 它贡献了地球大气中20%的氧气, 对全球变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师:亚马孙雨林年年都会着火, 而这次的火灾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灾难下成为了历史之最,请你从自然环境方面想想, 亚马孙的这场大火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3.小组交流讨论 4.观看专家报告的文字材料 5.通过亚马孙雨林之失以及对环境巨大的影响, 你有什么感触? 小结: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做好垃圾分类做起。保护身边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活动三 自然景观我来辨 (一) 小游戏(小组竞赛) 1.连线游戏:( 1 分/题) 将图片中的自然景观与文字联结在一起。 2.定位游戏:(2 分/题) 将图片所对应的的数字填入地图中。 板书设计: 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四大洋:大西洋, 太平洋、 北冰洋、印度洋 七大洲:亚洲, 欧洲, 非洲,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山 作业设计: 课下寻找关于海洋的多元文化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