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 网络生活新空间(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 网络生活新空间(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专题9 网络生活新空间
内容要求 考查重点 教材范围
1.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慎重结交网友。 #b# 2.知道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改变世界。 #b# 3.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不沉迷于网络,学会鉴 别网络信息,防止个人隐私被侵犯。 #b# 4.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做 网络生活的主人。 1.网上交友 须慎重 #b# 2.网络的利 与弊 #b# 3.合理利用 网络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 八年级上册第
一单元
核心素养
道德修养、法治观
念、责任意识
1 网上交友
(1)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
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
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
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2)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3)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
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
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4)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5)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
(6)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
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2 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改变了世界。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
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
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
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
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
经济发展水平。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
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
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
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
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
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3 网络是把双刃剑
(1)在网络时代,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
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
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选择,
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
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
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 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
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
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
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
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我们应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
策。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
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
不良信息。
4.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从网络的积极影响的角度: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
便迅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从网络的消极影响的角度: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
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从合理利用网络的角度: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误区一:网络虚拟且方便,发布信息莫设限。
剖析:错误。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但虚假信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会产生不
利影响,必须坚持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设定网络规则,为网络信息发布画定红线。
误区二:网上有许多不良信息,中学生要远离网络。
剖析:错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
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023·江西)周末,小江来到幸福村游玩,以下是他的见闻。
见闻一:小江了解到,许多游客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幸福村”刷屏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众多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
见闻二:小江看到游客在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幸福村依托好风景,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美了乡村,醉了游客,富了百姓。
见闻三:小江现场观看了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参与了民俗体验活动。幸福村求新求变,推进“文化+旅游”模式,让传统文化更有活力。
小江的三则见闻分别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见闻一: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见闻二: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③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见闻三:①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审清材料。见闻一中“互联网+旅游”让众多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体现互联网的作用;见闻二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美了乡村,醉了游客,富了百姓,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见闻三中“文化+旅游”模式,让传统文化更有活力,体现了文化的价值;“互联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都是一种创新,因此也可以从创新的意义方面作答。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智能化医疗设备、远程教育、AI机器人,各国商品云端销售……9月2日至6日在北
京举行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及产品让人
目不暇接。以上材料表明( )
C
A.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 B.网络能解决社会中的一切问题
C.网络改变世界,推动社会进步 D.网络交往具有虚拟自主的特点
2.某中学例行体检,结果发现七年级30%的学生达到重度视力不良。一名班主任表
示,玩手机是导致近视的其中一个因素。这启示我们( )
D
①要减少学习和阅读时间,拒绝使用电子类产品 ②只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就不会近视 ③要注意用眼卫生,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④要科学规范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类的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
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学术造假、数据
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
C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一分为二看待,提高媒介素养 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工业上,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产业
让传统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在农业上,借助物联网打造的智慧农业平台,可以实
时监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等信息,实现数字化精准种植……由此可见
( )
D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的特点
C.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为保护好未成年人的用网环境,2023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开展为期两
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
人突出问题,持续净化网络生态。这说明( )
C
①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保护 ②网络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④我国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转账;冒充明星发“假福利”,
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刷单……面对针对未成年人的形形色色的诈骗手段,我们要 ( )
B
A.拒绝网络交往,谨防上当受骗 B.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C.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 D.开展清网行动,打击网络诈骗
二、简要回答题
7.近年来,一些网络暴力事件挑战着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扰乱了网络空间的应有秩序。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网络世界里,不少社会新闻事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博主和不明真相的网民疯狂带偏了节奏,歪曲了舆论走向,轻则导致受害者遭受网络暴力,重则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发生无法挽回的悲剧,令人唏嘘扼腕。
(1)网络暴力侵害了公民的哪一项合法权利?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分析网暴行为的错误所在。
[答案] 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错误所在:①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损害了他人的权利,让他人名誉受损。③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2)青少年应如何参与网络生活?
[答案] 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②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传播网络正能量;③增强法治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三、概括与评析题
8.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7月18日,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开幕。从匡正“自媒体”行为,到惩治“网络暴力”;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网络文明建设加快推动,正能量充足。
▲网络是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媒介,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帮手。网民共处于网络大家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网络大家庭中的一员,既要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更要有维护网络秩序的自律,不能随心所欲胡言乱语,绝不允许虚假信息、恶俗言论污染网络环境。
▲广大网民要把网络大家庭当作自己的家园来建设,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自觉维护网络文明,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随声附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要敢于挺身而出,对恶意中伤、欺诈勒索、敌视社会行为的言论进行驳斥和斗争,当好网络安全“守门员”,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共建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拟题。题目如:《网聚文明力量,建设网络文明》《争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等。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答案] 评论。例答:
①从网络利弊的角度: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从合理利用网络的角度:我们要恪守网络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在网上传播正能量。③从行使权利的角度: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从文明有礼的角度: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四、探究与实践题
9.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用不好,会成为一些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的工具。
【用好网络这把“剑”】“数字哨兵”站岗,3秒内完成住户的身份识别;“AI防溺水系统”划定数字警戒线,辖区重点河段实现全覆盖;“电子保姆”照料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更加健康安全……当前,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1)从这段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 ①网络改变了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筑牢安全“防护网”】9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
主题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人们通过形式多样、内
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
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2)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网络安全。
[答案] ①网络在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②这是我国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需要。(或: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3)为增强同学们电信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应对能力,请你提供关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小贴士”。(至少两条)
防诈小贴士
#b#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b#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提高明辨是非能力,不轻易相信各类诱人信息
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及家庭成员信息,定期更换网络账号、密码等
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举报倒卖个人信息和电信诈骗行为,积极与侵权行为作斗争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