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学习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观察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2.长度的单位(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2)阅读课文第11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3)认真阅读课本,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3.阅读一些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4.刻度尺的使用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5.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方法一(卡尺法):图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1)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二)时间的测量:1.计时工具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2.时间单位(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2)阅读课文第13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3.停表的使用练习停表的使用方法。(三)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减小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难探究】(一)重难探究(1)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2)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累积法)(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巩固训练】(一)巩固训练1.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B.C.D.2.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老陈醋瓶子的高度约为( )A.10cm B.20cm C.50cm D.80cm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量程是10cm,分度值是5mm的刻度尺,尺面上的刻度没有完成,请你帮他补充完成.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被测物体需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B.刻度尺需要估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故B错误;C.被测量物体可以从整数刻度开始对齐,且读数估读了,故C正确;D.被测物体需要紧靠刻度线一侧,故D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看出,老陈醋瓶子的高度大约是手宽度的2倍,估测老陈醋瓶子的高度约20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解析:将0cm到10cm中间的线段平均分成20等份,每一份为5mm,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