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案例分析小云的一家是个幸福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在企业工作,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去年他们家刚买了新房。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小云一家人3.1 公民基本权利第三课P3401政治权利02人身自由0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04其他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政治权利一P35课堂笔记1: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等。P35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材料分析14岁的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听了之后很兴奋,说:“早知道这样,我也应该去参加投票。”看材料并思考:材料中小岩的爸爸行使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什么权利?小岩有权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吗?为什么?(1)条件(P35)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意义(P35)课堂笔记2: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法条链接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以下人群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理由。初中生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少数人民群众外国人X√XX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课堂笔记3:政治自由的内容及重要性(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P35俄乌冲突引发国内网友热议政治自由如何看待个别网友在网上对俄乌冲突的评论?网友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吗?为什么?有;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对于乌克兰人民而言是不幸的,我们应该对此表示同情,个别网友的言论中有不良和虚假信息,容易误导网友的判断和认知,扰乱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公民依据宪法享有的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见解的自由。(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散播谣言,发布失实信息出版自由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思想见解及其他意思的自由。集会自由公民为某一共同目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集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结社自由公民为某一共同目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团体活动的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公民依照法律规定程序有权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的意愿。公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有权在露天场所或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公务用车占道逆行被网友举报 交警:司机记3分罚款100元!一辆公务用车在堵车严重时占道逆行插队。网友表示公务用车无特殊,参与交通更应守规矩,希望交警部门能够严厉教育并处罚。2022年1月26日,四川省凉山州公安交警接到网友举报后,随即对该车行驶轨迹进行查证,对驾驶员吉牛某某的交通违法行为处以记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思考:该网友的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课堂笔记4:监督权的内容及重要性(1)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36对象主体途径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途径2:信访举报制度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途径3:利用新闻媒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途径4:新形式新方式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拓展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政治权利和自由 宪法主要规定规定 意 义(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激发公民参与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归纳!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二P36#经公安机关侦查# 2022年2月10日,被拘禁女子丈夫董某民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时某忠涉嫌拐卖妇女罪,上述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为保障杨某侠及其家人基本生活,丰县民政部门已对他们进行低保保障。思考:1.”丰县铁链女“的哪些基本权利被侵犯?2.董某民三人被刑拘说明了什么?“丰县铁链女”丈夫被刑拘课堂笔记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1)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P36(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7(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P37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结合所学思考: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商场保安搜身课堂笔记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 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惠州市人民检察院2月22日,丰县人民检察院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涉案犯罪嫌疑人时某忠、桑某妞,以涉嫌拐卖妇女罪依法批准逮捕。2月22日,丰县人民检察院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涉案犯罪嫌疑人董某民,以涉嫌虐待罪依法批准逮捕。课堂笔记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P38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荣誉权说说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当堂检测侮辱、讽刺、诽谤他人剥夺他人荣誉丑化、损毁肖像;盈利使用肖像干涉、盗用、冒用课堂笔记4:住宅不受侵犯(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P38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宪法规定检查条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因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课堂笔记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8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劳动权文化权利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P38(1)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社会经济权利课堂笔记1:财产权的重要性及宪法规定P39(1)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重要性: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课堂笔记2:劳动权的含义、宪法规定及重要性社会经济权利P39(1)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课堂笔记3:物质帮助权的宪法规定及保障措施社会经济权利P39(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2)保障措施: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度保障)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物质保障)课堂笔记4:受教育权的含义及保障措施文化教育权利P40课堂笔记5: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P40(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宪法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2)国家政策: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课堂笔记6:文化权利的宪法规定及国家政策文化教育权利P41课堂笔记7:其他权利①平等权。②宗教信仰自由。③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P41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力和自由人身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受教育权、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课堂小结:1.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③爸爸微博上发表“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解析】①错误,学生会选举不属于真正意义的选举权,只是班级内部的民主管理方式,并不是法定的;④是依法维护人身自由权的表现,故①④排除。 故选B。B随堂练习2.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以网为媒,问计于民”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互联网为“十四五”规划建言超过101.8万条。这说明( )①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②政府向以网络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转变③公民行使建议权的渠道不断拓宽④公民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①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②政府工作方式的中心不是网络。故选D。D随堂练习3.下列校园欺凌行为与侵犯受害者的权利对应不正确的是( )【解析】①错误,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侵犯同学的名誉权,而不是受教育权;③错误,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侵犯他人的财产权,而不是劳动权。故②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①③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选项 行为 侵犯权利① 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 荣誉权② 对同学拳打脚踢 生命健康权③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劳动权④ 将同学关押几个小时 人身自由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