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物理下册 预习篇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选择题1.体育课上小明进行传接排球训练,他将球斜向上抛出,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c、d为轨迹上的点,其中b点高度最高,a、c两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排球在b点时的动能为零B.排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排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排球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的机械能【答案】B【详解】A.排球在b点时的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B.排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忽略空气阻力,所以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符合题意;C.排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运动过程中,高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在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排球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在c点的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跳远运动的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A.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起跳点的机械能小于最高点处的机械能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D.落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答案】D【详解】A.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不符合题意;B.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减小,起跳时的机械能大于最高点处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经过最高点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有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D.落地点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3.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自由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则C点高度为( )A.H-h B.2H-h C.2h-H D.3h-H【答案】C【详解】物体在B处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pB=mgh则物体在水平面上消耗的机械能为当物体从B处到达C处时,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为则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关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B.小孩在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减小C.竖直上抛的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汽车加速上坡的过程中,动能增大【答案】B【详解】A.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小孩在滑梯上匀速下滑,质量没变,速度没变,所以动能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竖直上抛的石块在上升过程中,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减小,动能变小,所以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汽车加速上坡,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用细线、橡皮筋系在同一高度的悬点,将两球移动到与悬点等高的位置,此时细线恰好拉直,橡皮筋达到原长,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摆至悬点正下方P点时,橡皮筋长度恰好与细线长度相等,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摆下过程中,甲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甲球到达P点的机械能和乙球在初始位置时的机械能相等C.从静止运动到P点,乙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两球到达P点时,甲小球的动能比乙大【答案】C【详解】A.摆下过程中,甲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装置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甲球到达P点的机械能和乙球在初始位置时的机械能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静止运动到P点,乙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乙球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其增加的动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两球到达P点时,甲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乙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由于初始的重力势能相同,所以两球到达P点时,甲小球的动能比乙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飞机C919首次商业飞行圆满成功,如图,C919正在加速向上爬升(假设不消耗燃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919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舱外大气压逐渐增大C.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D.C919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答案】D【详解】A.C919大飞机在升空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上升,重力势能增大,故A错误;B.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舱外大气压逐渐减小,故B错误;C.上升过程中,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故C错误。D.C919大飞机在升空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上升,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7.将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上面放置一个小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如图甲所示;再用手向下压到一定程度,如图乙所示;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处,如图丙所示。对钢球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钢球一定受平衡力作用B.丙图中,弹簧一定存在弹性势能C.从乙图到丙图过程中,弹簧的机械能一定改变D.钢球上升但没有离开弹簧之前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减少【答案】B【详解】A.甲图中,钢球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丙图中,弹簧已经恢复原长,弹簧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弹簧一定不存在弹性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C.从乙图到丙图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小,弹性势能转化为钢球的机械能,所以机械能一定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开始阶段,弹簧的弹力大于重物的重力,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簧的弹力小于重物的重力时,合力竖直向下,而速度竖直向上,重物做减速运动,所以,钢球上升但没有离开弹簧之前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8.10 月 8 日,临渭区2023年高中学生篮球运动会拉开帷幕。如图所示,篮球在离手后上升的过程中,下列有关篮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答案】D【详解】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上运动,则在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质量不变,篮球的速度在不断的减小,篮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在不断的变大,所以篮球在此过程中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填空题1.撑杆跳高运动员提杆加速助跑是为了增大自身的 ,然后用压弯的撑杆把自己送上高处,这是因为压弯了的撑杆具有 ,最后转化为运动员的 。【答案】 动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详解】[1]撑杆跳高加速助跑,运动员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大。[2][3]压弯了的撑杆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随运动员升上的高度增加,撑杆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小,这一过程将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筑越修越高。但如果不注意建筑上的物体(例如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就会有“高空抛物砸伤人”的危险。在物体落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能转化成 能,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下来做的功越 (选填“大”或“小”),所以危险性也越大。【答案】 重力势 动 大【详解】[1][2]物体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由W=Gh知,重力一定时,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落下来做的功就越大。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机的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虑到空气的阻力,物资在加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变小 变小 变小【详解】[1][2]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速度不变,质量减小,高度变小,所以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3]考虑空气阻力,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会减小。4.“粽叶又飘香,颗粒正归仓。建设新时代,农民丰收忙。”如图所示,斜向上的传送带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1kg小麦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 不变 增大 增大【详解】[1]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传送带上1kg小麦的质量不变,速度也不变,所以小麦的动能不变。[2]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传送带上1kg小麦的质量不变,小麦的高度变大,所以小麦的重力势能变大。[3]1kg小麦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则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变大;该过程中小麦不具有弹性势能,则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所以1kg小麦的机械能变大。5.目前在轨的有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是:远地点346.9km,近地点319.6km,如图所示,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的过程中,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 ,重力势能逐渐 。【答案】 增大 减小【详解】[1][2]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的过程中,空间站的质量不变,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增大,高度逐渐降低,重力势能逐渐减小。简答题1.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是。目前甘肃省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在其二十几个主题项目之一﹣﹣悬挂式过山车,乘客两脚悬空,两侧无挡。(1)乘坐过山车前,乘客需系好安全带,压紧背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过山车急速下落时,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忽略摩擦)【答案】(1)防止由于人的惯性而造成伤害;(2)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详解】答:(1)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在乘坐过山车前,乘客需系好安全带,压紧背板。(2)过山车急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以如图的“车辆避险车道”,当汽车刹车失灵时,司机驾车冲上铺上沙砾的斜坡,使失控汽车的速度相应得到减少并最终停下,避免事故的发生。请你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分析这种设施能有效减少车速的两个原因。【答案】见解析【详解】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速度大,动能大,刹车失灵车辆冲向高处的大斜坡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车就能停下来;斜坡上铺沙砾,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汽车就能很快的停下来。综合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如图所示)。据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舰”舰身长315m,舰宽约75m,满载排水量在6万吨左右,至少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的飞行仰角为14°。“山东舰”是典型的常规动力航母,采用了全新的动力组,“山东舰”的燃料储备量达到了13000t,若以20节航速航行,每天大约消耗1100t燃料。相关数据表格如下:空重 17500kg 空载起飞距离 100m正常起飞重量 27000kg 满载起飞距离 195m最大起飞重量 32500kg 发动机 加力涡扇发动机爬升率 325m/s 正常起飞推力 240000N最大速度 2.4马赫 应急起飞最大推力 2×125400N(1)若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速度为36km/h,则牵引力为 N,经过2h航行距离为 m;(2)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重力势能 ,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为 J;(前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当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关于山东舰和舰载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舰载机起飞时因为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所以其机械能在不断变小B.舰载机机翼上平下凸的设计是仿生老鹰翱翔时从而获得升力C.舰载机离开后,山东舰漂浮状态不变,浮力不变D.舰载机离开后,山东舰排开液体的体积将变小【答案】 1.5×107 7.2×104 增大 增大 2.4×107 D【详解】(1)[1]已知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航母航行速度为根据可得,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经过2h航行距离为(2)[3][4]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升高,则飞机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5]分析数据表可知,歼—15空载起飞距离为100m,正常起飞推为240000N,由W=Fs可得,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为(3)[6]A.舰载机起飞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升高,故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虽然需要克服空气阻力,但是起飞时要通过发动机给舰载机提供一个向前的作用力,因此总的机械能还是增大的,故A错误;B.舰载机机翼是上凸下平的,起飞时,上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获得一个向上的升力,与老鹰翱翔时的原理相同,故B错误;C.舰载机离开后,山东舰仍漂浮,但是自身重力由于舰载机离开而减小,由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减小,故C错误;D.舰载机离开后,山东舰受到的浮力减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山东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D正确。故选D。2.如图甲,不忽略空气阻力,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点沿光滑轨道开始运动,到达点时离开轨道;然后球上升至最高点后开始下落经过点。、处在同一水平高度。(1)最高点与点对比, 比高(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现在点的机械能 点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球在点的重力势能和点的动能,如图乙所示,根据题目的条件,在图中大致画出点动能和点重力势能。【答案】 可能 大于【详解】(1)[1]由于不忽略空气阻力,在整个运动过程,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N点的机械能比M点的小,若球在M点静止开始运动,此时的机械能等于球的重力势能,运动到N点时,重力势能比M点的小,N点的高度比M点的低,但球在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运动,具有一定的动能,则N点的高度不一定比M点的低,所以N点的高度可能比M点高。[2]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越往后,转换为内能的机械能越多,球的机械能越小,所以N点的机械能大于Q点的机械能。(2)[3]O、P在同一水平高度,球在这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由于机械能不守恒,所以O点的机械能比P点的大,所以O点的动能比P点的大,作图如下:3.蹦床运动员某次弹跳中到达某高度,从该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水平的轻质弹性床面上(如图甲,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刚接触轻质弹性床面的瞬间,运动员速度为5.0m/s。从运动员接触轻质弹性床面到将床面压缩至最低的整个过程中,通过速度传感器得到运动员的速度v和床面下降的高度的长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质弹性床面每受到30N的压力就下降0.5cm,并且轻质弹性床面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1)从运动员接触弹性床面到将弹性床面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动能的变化情况是 ;(2)当运动员的速度为5.04m/s时,弹性床面产生的弹力F与小球的重力G的关系为:F G,当运动员速度最大时,F G(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中运动员的质量为 kg,全过程中,弹性床面弹力的最大值为 N。【答案】 先变大后变小 小于 等于 60 3660【详解】(1)[1]由图乙知道,从运动员接触弹性床面到将弹性床面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且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所以该过程中运动员动能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2)[2]由图乙知道,当运动员的速度第一次达到5.04m/s时,运动员处于与床面接触且速度增加的下降过程,即此时运动员做加速运动,所以床面产生的向上弹力小于运动员向下的重力。[3]当床面下降的高度h为10cm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h为10cm时(即速度最大时),床面的弹力F等于运动员的重力G。(3)[4]已知该轻质弹性床面每受到30N的压力就下降0.5cm,当弹性床面下降10cm时,运动员速度最大,此时弹力恰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则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的质量[5]当弹性床面被压缩至最低点时,运动员速度为0m/s,运动员不在下降,床面的弹力达到了最大值,由图知道,此时床面下降的高度的长度h=61cm又因为该轻质弹性床面每受到30N的压力就下降0.5cm,所以,弹性床面弹力的最大值为4.如图甲所示,某款国产水陆两用挖掘机的机械臂可绕O点转动,这辆挖掘机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内均有1个由合金材料制成的空心浮箱,(规格完全相同,可视为长方体)宽为 1.5m,高为2m,合金密度为(8.0×103kg/m3.(g=10N/kg)(1)某次测试中,质量为60kg的驾驶员驾驶挖掘机,从6m高的平台沿斜坡向下缓慢行驶到达水平地面。此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能 。(选填代码)A.增加 B.减少 C.不变(2)在上述过程中,驾驶员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3)已知制作每个浮箱时所用合金的体积V与浮箱长度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浮箱长度 L=10m时每个浮箱所受的重力G ( )(4)若此时挖掘机漂浮在水中,且已知除浮箱外其余部分的质量为 33t,求此时浮箱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计履带排开水的体积)( ) 【答案】 B 3600J 6×104N 1.5m【详解】(1)[1]缓慢行驶,动能不变,由坡向下行驶,重力势能减少,所以机械能减少。故选B。(2)[2]驾驶员重力G = m1g= 60kg× 10N/kg= 600N驾驶员的重力做功W = Gh1= 600N× 6m= 3600J(3)[3]由制作每个浮箱时所用合金的体积V与浮箱长度L的关系图象知V=0.07L+0.05当L=10m时,V=0.75m3 ,所以每个浮箱所受的重力(4)[4]设此时浮箱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为 h,挖掘机 2个浮箱所受的浮力=2个浮箱的重力+其余部分的重力所以有2ρ水gV=2×1×103kg/m3× 10N/kg×10m×1.5m×h=2×6×104N+33×103kg×10N/kg=4.5×105N解得:h=1.5m。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完成。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1)在加速升空阶段,忽略燃料质量变化,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组合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3)在“太空授课”中,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 的作用;(4)王亚平演示“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悬在水中间,不受浮力作用。这是因为在太空站,由于完全失重,液体中各处的压强相同,浸没于液体中的乒乓球上下表面不存在 ,所以会悬在水里的任意位置;(5)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能正常进行的实验是 (选填“A”“B”“C”)。A.用天平测量质量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 【答案】 变大 改变 重力 压强差 B【详解】(1)[1]“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加速升空阶段,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所以其机械能增大。(2)[2]组合体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相对于地球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说明运动状态改变。(3)[3]由于太空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球是一个正球体,而地球上水受到重力作用而呈现扁球形。(4)[4]太空中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水中各处的压强都相同,致使浸没在液体中的乒乓球上下表面没有压强差,不受浮力作用,能够悬浮在任意位置。(5)[5]A.天平是等臂杠杆,物体由于失重对托盘没有压力作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不能测量物体的质量,故A错误;B.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物体的重力,但可以在拉力作用下使弹簧形变,可以测拉力,故B正确。故选B。6.如图为一质量为25kg的小轮滑运动员刻苦练习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穿过低障碍杆的情景,其每只滑轮鞋重为1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1)若轮滑运动员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她滑行穿过低障碍杆时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 p(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轮滑运动员俯下身体滑行穿过低障碍杆的过程中,其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轮滑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3)轮滑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 【答案】 等于 减少 265N 331.25Pa【详解】(1)[1]轮滑运动员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受到的重力,由可得,运动员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她滑行穿过低障碍杆时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因此可知[2]当运动员俯下身体滑行时,其质量不变,相对于站立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在滑行过程中,由于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其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故而其机械能减小。(2)[3]当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受到的重力,即(3)[4]由可得,运动员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物理下册 预习篇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选择题1.体育课上小明进行传接排球训练,他将球斜向上抛出,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c、d为轨迹上的点,其中b点高度最高,a、c两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排球在b点时的动能为零B.排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排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排球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的机械能2.跳远运动的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A.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起跳点的机械能小于最高点处的机械能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D.落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3.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自由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则C点高度为( )A.H-h B.2H-h C.2h-H D.3h-H4.关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B.小孩在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减小C.竖直上抛的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汽车加速上坡的过程中,动能增大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用细线、橡皮筋系在同一高度的悬点,将两球移动到与悬点等高的位置,此时细线恰好拉直,橡皮筋达到原长,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摆至悬点正下方P点时,橡皮筋长度恰好与细线长度相等,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摆下过程中,甲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甲球到达P点的机械能和乙球在初始位置时的机械能相等C.从静止运动到P点,乙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两球到达P点时,甲小球的动能比乙大6.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飞机C919首次商业飞行圆满成功,如图,C919正在加速向上爬升(假设不消耗燃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919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舱外大气压逐渐增大C.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D.C919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7.将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上面放置一个小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如图甲所示;再用手向下压到一定程度,如图乙所示;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处,如图丙所示。对钢球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钢球一定受平衡力作用B.丙图中,弹簧一定存在弹性势能C.从乙图到丙图过程中,弹簧的机械能一定改变D.钢球上升但没有离开弹簧之前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减少8.10 月 8 日,临渭区2023年高中学生篮球运动会拉开帷幕。如图所示,篮球在离手后上升的过程中,下列有关篮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填空题1.撑杆跳高运动员提杆加速助跑是为了增大自身的 ,然后用压弯的撑杆把自己送上高处,这是因为压弯了的撑杆具有 ,最后转化为运动员的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筑越修越高。但如果不注意建筑上的物体(例如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就会有“高空抛物砸伤人”的危险。在物体落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能转化成 能,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下来做的功越 (选填“大”或“小”),所以危险性也越大。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机的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虑到空气的阻力,物资在加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粽叶又飘香,颗粒正归仓。建设新时代,农民丰收忙。”如图所示,斜向上的传送带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1kg小麦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5.目前在轨的有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是:远地点346.9km,近地点319.6km,如图所示,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的过程中,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 ,重力势能逐渐 。简答题1.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是。目前甘肃省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在其二十几个主题项目之一﹣﹣悬挂式过山车,乘客两脚悬空,两侧无挡。(1)乘坐过山车前,乘客需系好安全带,压紧背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过山车急速下落时,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忽略摩擦)2.以如图的“车辆避险车道”,当汽车刹车失灵时,司机驾车冲上铺上沙砾的斜坡,使失控汽车的速度相应得到减少并最终停下,避免事故的发生。请你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分析这种设施能有效减少车速的两个原因。综合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如图所示)。据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舰”舰身长315m,舰宽约75m,满载排水量在6万吨左右,至少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的飞行仰角为14°。“山东舰”是典型的常规动力航母,采用了全新的动力组,“山东舰”的燃料储备量达到了13000t,若以20节航速航行,每天大约消耗1100t燃料。相关数据表格如下:空重 17500kg 空载起飞距离 100m正常起飞重量 27000kg 满载起飞距离 195m最大起飞重量 32500kg 发动机 加力涡扇发动机爬升率 325m/s 正常起飞推力 240000N最大速度 2.4马赫 应急起飞最大推力 2×125400N(1)若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速度为36km/h,则牵引力为 N,经过2h航行距离为 m;(2)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重力势能 ,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为 J;(前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当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关于山东舰和舰载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舰载机起飞时因为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所以其机械能在不断变小B.舰载机机翼上平下凸的设计是仿生老鹰翱翔时从而获得升力C.舰载机离开后,山东舰漂浮状态不变,浮力不变D.舰载机离开后,山东舰排开液体的体积将变小2.如图甲,不忽略空气阻力,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点沿光滑轨道开始运动,到达点时离开轨道;然后球上升至最高点后开始下落经过点。、处在同一水平高度。(1)最高点与点对比, 比高(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现在点的机械能 点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球在点的重力势能和点的动能,如图乙所示,根据题目的条件,在图中大致画出点动能和点重力势能。3.蹦床运动员某次弹跳中到达某高度,从该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水平的轻质弹性床面上(如图甲,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刚接触轻质弹性床面的瞬间,运动员速度为5.0m/s。从运动员接触轻质弹性床面到将床面压缩至最低的整个过程中,通过速度传感器得到运动员的速度v和床面下降的高度的长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质弹性床面每受到30N的压力就下降0.5cm,并且轻质弹性床面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1)从运动员接触弹性床面到将弹性床面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动能的变化情况是 ;(2)当运动员的速度为5.04m/s时,弹性床面产生的弹力F与小球的重力G的关系为:F G,当运动员速度最大时,F G(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中运动员的质量为 kg,全过程中,弹性床面弹力的最大值为 N。4.如图甲所示,某款国产水陆两用挖掘机的机械臂可绕O点转动,这辆挖掘机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内均有1个由合金材料制成的空心浮箱,(规格完全相同,可视为长方体)宽为 1.5m,高为2m,合金密度为(8.0×103kg/m3.(g=10N/kg)(1)某次测试中,质量为60kg的驾驶员驾驶挖掘机,从6m高的平台沿斜坡向下缓慢行驶到达水平地面。此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能 。(选填代码)A.增加 B.减少 C.不变(2)在上述过程中,驾驶员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3)已知制作每个浮箱时所用合金的体积V与浮箱长度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浮箱长度 L=10m时每个浮箱所受的重力G ( )(4)若此时挖掘机漂浮在水中,且已知除浮箱外其余部分的质量为 33t,求此时浮箱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计履带排开水的体积)( ) 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完成。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1)在加速升空阶段,忽略燃料质量变化,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组合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3)在“太空授课”中,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 的作用;(4)王亚平演示“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悬在水中间,不受浮力作用。这是因为在太空站,由于完全失重,液体中各处的压强相同,浸没于液体中的乒乓球上下表面不存在 ,所以会悬在水里的任意位置;(5)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能正常进行的实验是 (选填“A”“B”“C”)。A.用天平测量质量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 6.如图为一质量为25kg的小轮滑运动员刻苦练习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穿过低障碍杆的情景,其每只滑轮鞋重为1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1)若轮滑运动员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她滑行穿过低障碍杆时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 p(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轮滑运动员俯下身体滑行穿过低障碍杆的过程中,其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轮滑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3)轮滑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导学案 学生版.docx 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导学案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