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2) 教案(表格式)- 《分析化学》同步教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2) 教案(表格式)- 《分析化学》同步教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资源简介

学科 分析化学
课题 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 7.2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时数 授课年级
教学目标及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气相色谱基本原理,包括常用术语、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教学重点 气相色谱法常用术语 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塔板理论 速率理论
教学难点 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塔板理论
实验仪器及教具 课堂教学电脑平台的展示和运用。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教学导入(5分钟) 结合上学期实训月中有些同学在实训基地接触到气相色谱的情况,与同学们一起分析总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二、主要教学内容(60分钟) 7.2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一)气相色谱法常用术语(20分钟) 教师介绍气相色谱流出曲线的特征,包括色谱峰的位置、色谱峰的高度及峰面积、色谱峰的宽度、色谱峰间的距离等知识。 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与色谱分析定性、定量、色谱柱效率和色谱分析选择性的关系。 (二)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10分钟) 教师介绍分配系数和分离度的概念,并分析这些参数与气相色谱分离效率及柱效能的关系。 (三)塔板理论(20分钟) 利用图示和动画讲解塔板理论,介绍塔板数和塔板高度与柱分离效能的关系;以及色谱分离的基本方程,分析色谱柱对试样的分离效果评价。 (四)速率理论(10分钟) 利用图示介绍速率理论,分析影响柱效的因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气相色谱法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分配系数、分离度、塔板数和塔板高度等概念和参数,结合课本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 四、本节小结(5分钟) 通过提问讨论,以及课堂练习情况分析,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课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仔细讲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课后作业
续 页
见课件“第七章”。
学科 分析化学
课题 课内实验八KMnO4吸收曲线的绘制
时数 授课年级
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学会分光光度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 分光光度仪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分光光度仪的使用
实验仪器及教具 课堂教学电脑平台的展示和运用。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教学导入(10分钟) 教师简单复习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主要内容(20分钟) 教师演示分光光度仪的使用方法。并讲解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 三、课堂练习(120分钟) 首先配制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在10个不同波长下,测定高锰酸钾的吸光度,绘制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学生5人一组,绘制一条吸收曲线,每人测定两个点。 小组长负责分工协调。 要求每个人都要熟练掌握分光光度仪的操作技能,做到人人过关。 四、本节小结(10分钟) 根据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再一次强调操作要领。 实验课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仔细讲解。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参与,教师总结和讲评。
课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续 页
课内实验八 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学会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3.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二、原理 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着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溶液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溶液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缘故。 当一束白光(混合光)通过某溶液时,如果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都没有吸收,即入射光全部通过溶液,则该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当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全部吸收时,则该溶液呈黑色;如某溶液对可见光区某种波长的光选择性地吸收,则该溶液呈现被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颜色。 通常用光吸收曲线来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范围光的选择性吸收。其方法是将不同波长的光依次通过某一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分别测出它们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即为光的吸收曲线(吸收光谱)。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用λmax表示。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相同,但浓度越大,光的吸收程度越大,吸收峰就越高。溶液对光的吸收规律---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为吸光光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试剂 高锰酸钾固体 四、步骤 KMnO4溶液的配制 称取1.6g高锰酸钾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定容至1000mL,混匀,该溶液浓度约为0.01mol·L-1。 KMnO4溶液吸收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移取上述高锰酸钾溶液1.0、2.0、3.0mL,分别放入三个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各溶液KMnO4浓度分别为0.0001 mol·L-1、0.0002 mol·L-1、0.0003 mol·L-1。 将配制好的各浓度的KMnO4溶液,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在440~580nm波长范围内,每隔10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A和λ关系的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并观察不同浓度KMnO4溶液的λmax和吸收曲线的变化规律。 思 考 题 1.同一波长下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吸光值A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2.不同波长下同一浓度的KMnO4溶液吸光值A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3.收曲线在实际应用中有何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