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 教案(表格式)-《无机与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 教案(表格式)-《无机与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氧化还原滴定 教案(课程单元设计)
4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模块三:氧化还原滴定 3-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电极电势与能斯特方程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一、知识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熟记电极电势的概念,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能配平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能识别氧化还原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写出电极反应的电极电势表达式,能根据电极电势数值的大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三、素质目标:科学严谨的态度,数学推理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 二、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及组织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问题提出: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主要学了哪些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中识记的口诀是什么?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口诀:价高失还,价低得氧 氧化数 板书:氧化数概念 氧化数的确定原则 氧化还原电对及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板书: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电对, 通式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离子-电子法配平的原则: 电荷守恒 质量守恒 离子-电子法配平的基本步骤 电极电势 原电池 构成: 原电池的写法: 标准电极电势: 标准氢电极电势 标准状态: 25℃、 、 电极符号: 标准电极电势及其测定 标准电极电势: 测定方法: 能斯特方程 方程式: 使用能斯特方程式时注意事项 电极电势的应用 比较强弱 判断方向 计算反应进行的程度 25分钟 回忆高中化学知识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及课堂跟练:H2O2;HF;KO2;OF2;Fe3O4; K2Cr2O7 举例说明:Zn+Cu2+Zn2++Cu 20分钟 回忆高中时期学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举例:KMnO4+K2SO3+H2SO4MnSO4+K2SO4+H2O配平方法 举5个经典例子配平 自主做8分钟: 高锰酸钾 2个(酸、碱状态下各一个)重铬酸钾 1个 碘量法2个 45分钟 铜锌原电池实验演示、观察现象、写出正负极的化学反应 图解标准氢电极电热 说明电极电势的形成。 通过练习说明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及计算 45分钟 讲授 通过练习使学生会用能斯特方程式。 45分钟 举例判断与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原电池仪器装置 标准氢电极电势装置示意图
技能训练项目 (教学活动项目) 配平五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 (2) (3) (4) (5) 利用电极电势和能斯特方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进行的程度
作业 教材《无机与分析化学》(刘冬莲 高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P183 习题2、3、5、6(1),6(3)
教案(课程单元设计)
4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经南楼403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模块三: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法 3-2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6、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知识目标: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类型,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熟悉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熟悉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法,理解滴定原理,掌握滴定方法和滴定条件;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有关应用和计算。 能力目标: 能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各种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常见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滴定方法和条件。 二、难点:上述三种常见滴定法在分析检验中的应用 通过三个典型实验解决。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及组织
3-2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概念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 (1)反应机理复杂、副反应 (2)反应速率慢、介质影响大 (3)滴定剂多样有多种方法 (4)应用较为广泛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滴定前 2、化学计量点前99.9% 3、化学计量点后100.1% 4、化学计量点时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1、自身指示剂: KMnO4 2、专属指示剂: 淀粉 3、不可逆指示剂: Br2 + 甲基红 无色 4、氧化还原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 三、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1、预处理时所选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要求 (1) (2) (3) (4) 2、常用的预氧化剂和还原剂 四、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高锰酸钾法 (1)基本原理 电极电势: 强酸中: 中性或碱性中: 强碱性中: (2)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3)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性物质 (b)返滴定法:测定氧化性物质 (c)间接滴定法:与 定量生成沉淀的金属离子 (4)高锰酸钾的配制与标定: 配制:间接配制法 标定:基准物质: 标定时的滴定条件: (5)应用与示例: 1、 含量测定 2、Ca2+的测定: 3、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 2、重铬酸钾法 (1)基本原理 (2)特点 (3)指示剂 (3)应用实例 铁石矿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测定原理: 计算含量: 3、碘量法 (一)基本原理: (1)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 待测物质:电势值比I2 低的强还原剂 滴定液: 碘配成的标准溶液 反应条件: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指示剂:淀粉 (2)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待测物质:电势值比碘 高的氧化剂 滴定液:硫代硫酸钠 反应条件:中性或弱碱性 指示剂:淀粉 (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1、碘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间接法 (2)标定:基准物质: 2、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基准物质: (四)应用与示例 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CuSO4含量的测定 4、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亚硝酸钠法 (二)溴酸钾法 (三)硫酸铈法: 五、氧化还原滴定计算 例高锰酸钾法 例碘量法 例重铬酸钾法 10分钟 讲授 在复习高中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20分钟 讲授并举例说明,推导。 绘制曲线 15分钟 讲授 演示实验 10分钟 讲授 举例说明 35分钟 注意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 演示实验 30分钟 演示实验 讲授 30分钟 归纳减免的方法 强调淀粉的加入时间。 提问:为什么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 注意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讲授 注意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注意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自学 30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滴定曲线图解、演示实验
技能训练项目 (教学活动项目) 滴定过程及滴定曲线的绘制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作业 教材《无机与分析化学》(刘冬莲 高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P184习题10,12,14,18,20
教案(实验、实训单元设计)
4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实训一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实训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 掌握用草酸钠基准物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条件
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 难点: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实训内容 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 2.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实训组织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2学时 一、实验准备 1、课前预习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加热方法 2、实验用品:试 剂:高锰酸钾(AR);草酸钠(基准试剂);3 mol/L硫酸溶液、1mol/L MnSO4、 仪 器:酸式滴定管、500mL棕色试剂瓶、50mL量筒、10mL量筒、25mL移液管、1mL吸量管、2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电子天平、水浴锅、电炉、玻璃砂芯漏斗。 3、分组:二人一组 清点仪器、认识药品 5分钟 4、在做标定前三天做该实验 二、实验过程 7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边演示边做 2人一组,一人主操作,一人记录和计算 检查成果,评价。10分钟 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室 5分钟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2学时 一、实验准备 1、课前预习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方法 2、实验用品:试 剂: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草酸钠(基准试剂);3 mol/L硫酸溶液、1mol/L MnSO4、 仪 器:酸式滴定管、500mL棕色试剂瓶、50mL量筒、10mL量筒、25mL移液管、1mL吸量管、2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 3、分组:二人一组 清点仪器、认识药品 5分钟 二、实验过程 70分钟 1、教师边演示遍,学生一边做 2、学生自主平行做二次,教师巡查指导 三、检查与评价 10分钟 四、清洗仪器与整理实验室 5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演示高锰酸钾溶液标定实验过程,边教边带学生做。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完成思考题: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什么要煮沸一定时间,再放置几天?能否用滤纸过滤;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有哪些因素影响反应速率?如何控制反应速率?;高锰酸钾应放在哪种滴定管中?应如何读数?
教案(实验、实训单元设计)
2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分析化学实验室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实训二 校医务所过氧化氢水消毒水中的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实训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掌握用高锰酸钾法直接滴定双氧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练掌握滴定的操作技术和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重点与难点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操作技术和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实训内容 1.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实训组织 一、实验准备: 1、课前预习高锰酸钾法滴定双氧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准备好实验用品: 试 剂:c(1/5KMnO4)=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3mol/l硫酸溶液、双氧水试样 仪 器:锥形瓶、容量瓶、酸式滴定管;50ml;吸液管;20ml。 3、分组:二人一组,一人主操,一人记录与计算,交替进行、清点仪器、认清药品、清洗仪器 5分钟 二、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讲解5分钟 教师边演示学生边做一遍 30分钟 学生平行做二次,记录数据 教师巡查指导 30分钟 三、检查与小结 15分钟 检查数据与记录 评价 布置实验报告和思考题 四、清洗仪器与整理实验室 5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演示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双氧水含量的过程,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做,学生自主进行2次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思考题: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时,应注意什么?;滴定开始时反应慢,能否加热?;若试样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应如何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