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教案(表格式)-《无机与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教案(表格式)-《无机与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教案(课程单元设计)
4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4-1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解离平衡 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配位平衡与平衡常数 3.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配合物的组成,掌握内界、外界、中心离子等概念; 2.掌握配合物的命名方法; 3.了解配位平衡,理解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掌握配位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会命名配合物;能判断配位平衡的移动方向;能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程度。 三、素质目标:科学严谨的态度,数学推理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配位反应的基本理论 难点:配位反应中的有关概念,配位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教学内容 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问题提出:什么是配位反应?什么是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中心离子? 配位单元 中心离子 配位体 配位原子 教学设计及组织 35分钟 举例说明及课堂跟练:[Cu(NH3)4]2+、[Fe(CN)6]4-、K4 [Fe(CN)6]
配位数 (2)配位体分类及配位数 单齿配位体 多齿配位体 配位数 2.配合物特点 (1)由内、外界组成的配合物,内界(配位个体)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 (2)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在水中可几乎完全解离; (3)配位个体具一定稳定性,在水中难以解离,可像一个简单离子那样参加反应。 3.配合物的命名 (1)配合物命名原则 (2)配体命名原则 4.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1)配位平衡与平衡常数 逐级进行 稳定常数 逐级稳定常数 (2)稳定常数的应用 平衡组成的计算 判断两种配离子间转化的可能性 判断是否有沉淀产生 判断氧化还原性质的改变 (3)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内在因素:取决于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 外在因素:溶液的酸度;其它配位剂;共存离子 举例说明 SCN-、CN-、NO2- 乙二胺(en)、乙二胺四乙酸根(EDTA) 10分钟 45分钟 举例说明及课堂跟练(教师讲解3个典型的,学生自主练习5个) 教师讲解:[Cu(NH3)4]SO4 K[PtCl5(NH3)4](OH)2 K4 [Fe(CN)6]、 学生练习:[Co(NO2)3(NH3)3] [Fe(CO)5]、K3 [Fe(NCS)6] H2 [PtCl6] [Zn(OH)(H2O)3]NO3 20分钟 讲授 举例说明 35分钟 讲授 举例说明 35分钟 讨论;讲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学生练习
技能训练项目 (教学活动项目) 1.配合物的命名(学生自主完成) (1) (2) (3) (4) (5) 2.稳定常数的应用
作业 教材《无机与分析化学》(刘冬莲 高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教案(课程单元设计)
4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4-2 配位滴定法 1.配位滴定法概述; 2.EDTA的性质; 3.金属指示剂; 4.配位滴定曲线 5.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配位滴定的概念; 2.理解EDTA的电离、配位特点;掌握EDTA的滴定方法; 3.熟悉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握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会EDTA的滴定方法 三、素质目标:科学严谨的态度,数学推理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的配位剂;常见的配位滴定法:EDTA的滴定方法和条件。 难点:EDTA滴定法在分析检验中的应用,通过一个典型实验解决。
教学内容 1.配位滴定法的概念 2.EDTA的性质 (1)EDTA二钠盐易溶于水,常作滴定剂; (2)配位比简单,1:1; (3)溶液的酸度是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及滴定终点敏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设计及组织 10分钟 15分钟 讲授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3.金属指示剂 (1)铬黑T (2)PAN (3)使用金属指示剂中存在的问题 封闭现象 僵化现象 氧化变质现象 4.配位滴定曲线 (1)滴定前 (2)化学计量点前99.9% (3)化学计量点后100.1% (4)化学计量点时 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控制酸度 (2)掩蔽法 配位掩蔽法 氧化还原掩蔽法 沉淀掩蔽法 解蔽法 6.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1)直接滴定 (2)返滴定 (3)置换滴定 7.EDTA滴定法 (1)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配置:间接法 标定:基准物质 标定时的滴定条件 (2)EDTA滴定法应用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8.EDTA滴定法的计算 25分钟 讲授,演示实验 30分钟 讲授并举例说明,推导 绘制曲线 15分钟 讲授 举例说明 25分钟 讲授,举例说明 35分钟 注意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演示实验 25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学生练习、滴定曲线图解、演示实验
技能训练项目 (教学活动项目) 滴定过程及滴定曲线的绘制 配位滴定的计算
作业 教材《无机与分析化学》(刘冬莲 高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教案(实验、实训单元设计)
2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模块四实训一 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1.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方法; 2.掌握配合物滴定法的原理,了解该滴定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难点:终点的判断
实验实训内容 1.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 2.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实训组织 一、实验准备: 1.课前预习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准备好实验用品: 试剂:EDTA二钠盐,pH=10的氨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ZnO,6mol/L的盐酸 仪器:分析天平,容量瓶,滴定管 3.分组:二人一组,一人主操,一人记录与计算,交替进行、清点仪器、认清药品、清洗仪器 5分钟 二、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讲解15分钟 1.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学生平行做三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 35分钟 2.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教师边演示学生边做,教师演示一遍,学生平行做三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 45分钟 三、计算与数据处理 25分钟 四、思考问题讨论 25分钟 五、评价 20分钟 六、清洗仪器与整理实验室 10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演示EDTA标准溶液标定实验全过程,边教边带学生做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教案(实验、实训单元设计)
2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节次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单元模块) 实训二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1.掌握水的硬度测定方法; 2.了解泻盐中MgSO4含量; 3.了解葡萄糖酸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的硬度的测定。 难点:终点的判断
实验实训内容 1.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2.水的钙硬度测定 3.泻盐中MgSO4含量测定 4.葡萄糖酸钙含量测定
实验实训组织 一、实验准备: 1.课前搜索水的硬度的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测水的硬度的原理与方法; 2.准备好实验用品: 试剂:0.02mol/LEDTA标准溶,pH=10的氨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ZnO,6mol/L的盐酸,2mol/L NaOH 仪器:分析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 3.分组:二人一组,一人主操,一人记录与计算,交替进行、清点仪器、认清药品、清洗仪器 5分钟 二、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讲解15分钟 1.水的总硬度的测定:教师边演示学生边做,教师演示一遍,学生平行做三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 35分钟 2.水的钙硬度测定:学生平行做三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 25分钟 3.泻盐中MgSO4含量测定:学生平行做三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 25分钟 4.葡萄糖酸钙含量测定:学生平行做三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 25分钟 三、计算与数据处理 20分钟 四、思考问题讨论 15分钟 五、评价 10分钟 六、清洗仪器与整理实验室 5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演示水的总硬度的测定实验全过程,边教边带学生做。其它实验类似,由学生自己完成。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